導語:礦山軌道運輸車輛是常用的輔助運輸車輛形式之一,故障及事故較為多發,亟需加強監測,提高智慧化水平。本期轉化果平臺推出《礦山運輸車輛智慧監測系統研究》,通過應用自發電、均載載荷監測、數據收集及傳輸技術,研制了準確監測車輛幾何偏載的系統,能夠實時準確判定車輛偏載和載重情況,進行偏載和超載報警,極大提升車輛運行安全性能,系統應用效果良好!詳情歡迎致電400-1817-969!
一、礦山軌道車輛脫軌在線智慧監測系統
1.項目概況
礦山用有軌礦車、電機車在運行過程中,經常出現脫軌掉道情況,大幅降低工作效率,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等。目前要完全杜絕脫軌幾乎不太可能,但有效的預防脫軌事故的發生、及時停車、將損失降到最低等技術與產品手段,不失為一種積極的態度和做法。為避免車輛脫軌事故產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研究一套礦山軌道車輛脫軌在線智慧監測系統十分必要。
2.項目核心內容
(1)通過軌道車輛運行時的輪軸轉動開發電磁感應發電系統實現車輛監測所需電能自我供應;
(2)通過安裝在礦車車廂輪對上的高精度智能高端專用傳感器,實時采集礦車運行加速度與傾角數值并無線傳輸給后端;
(3)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及時判斷車廂脫軌的發生的數值特征,實現脫軌瞬間的報警、預警等脫軌智慧監測。
3.現有基礎
4.主要技術
(1)供電電源:礦車脫軌檢測單元,采用自發電模式,鋰電池組電壓3.7V容量12000mAh,電池組具有過充過放電保護功能,長期擱置不充電傳感器不會因此而造成電池損壞。電池組壽命保3年,停車時,電池滿電續航時間為25天,在礦車長時間停車電池組沒電時,再行駛5公里距離,電池組即能喚醒,傳感器恢復正常工作。在電池組喚醒之前,當車速能維持4.5km/h以上時,傳感器也可通過發電機直接供電使傳感器立即投入工作;
(2)實時檢測:采集并傳輸礦車X、Y、Z軸加速度數據和傾角數據等(包含但不限于),依據采集的所有數據進行脫軌狀態判斷,并將采集到的加速度、傾角等數據和判斷結果通過CAN通訊方式傳輸至甲方的控制器內;
(3)傾角測量范圍:±250,±500,±1000,±2000 dps;
(4)加速度測量范圍:±2g,±4g,±8g,±16g。
礦山軌道在長期使用下會因為某些不確定因素發生軌距偏移,長期不糾正會導致礦山軌道車輛的輪對磨損過度,影響礦山軌道車輛的使用年限。更甚者,有可能導致礦山軌道車輛的脫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目前針對礦山軌道車輛的測距是采用鐵路測距儀在某些特定的軌段進行測量,無法覆蓋全路段,因此研究一套礦山軌道車輛軌距及軌面平整度在線智慧監測系統十分必要。
2.項目核心內容
(1)通過安裝在礦車上的阻尼傾角傳感器,實時采集礦車運行時軌道光滑度;
(2)通過安裝在礦車上的高精度激光測距傳感器,實時采集礦車運行時軌道軌距
(3)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及時判斷軌道車輛軌距及軌道光滑度變化的數值特征,實現軌距和軌道光滑度的報警、預警等智慧監測。
3.現有基礎
核心四大技術自主可控(高精度激光測距傳感器、阻尼傾角傳感器、智慧監測系統,報警預警建模)。
4.技術指標
對標:此系統在礦山行業屬國內外首創,沒有對標標本。
(1)軌距測量誤差5mm以內;
(2)高低測量誤差3mm以內;
(3)軌向、水平測量誤差5mm以內;
(4)數據上傳及存儲,數據傳輸通訊協議Modbus RTU。
三、礦山軌道車輛均載載荷智慧監測系統
1.項目概況
礦用有軌礦車、電機車、裝載車現保有量5萬臺以上,車輛前后偏載情況無法判定,導致車輛運行存在安全隱患,以及因偏載和超載對車輛壽命和性能產生不利影響。希望用一種自發電并蓄電的裝置,該裝置有簡易顯示設備并有無線傳輸通道(方便后期拓展和平臺化運行),能夠適時準確判定車輛偏載和載重情況,并提供偏載和超載報警,極大提升車輛運行安全性能。
2.項目核心內容
通過用公司核心自發電技術、均載載荷監測、數據收集及傳輸為主要研究內容,研制出能準確監測車輛幾何偏載的系統,且能實現準確定位和自動報警的均載監測系統,彌補目前車輛偏載無法量化,僅憑肉眼觀測或簡易測量裝置,無法準確判定偏載情況,無法及時預警,無法適時檢測。均載監測系統總體方案設計包括車輛載荷專用測量傳感器、放大器、集成電路和專用無源供電模組, 通過集成電路的LORA 無線模塊組成數據傳輸局域網絡,測量數據匯總顯示端并進行數據處理,最終輸出車輛監測載重和整車載重輸出偏載系數、超過偏載界定、聲光報警提示等。
3.現有基礎
核心四大技術自主可控(高精度激光測距傳感器、阻尼傾角傳感器、智慧監測系統,報警預警建模)。
一、礦山軌道車輛脫軌在線智慧監測系統
1.項目概況
礦山用有軌礦車、電機車在運行過程中,經常出現脫軌掉道情況,大幅降低工作效率,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等。目前要完全杜絕脫軌幾乎不太可能,但有效的預防脫軌事故的發生、及時停車、將損失降到最低等技術與產品手段,不失為一種積極的態度和做法。為避免車輛脫軌事故產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研究一套礦山軌道車輛脫軌在線智慧監測系統十分必要。
2.項目核心內容
(1)通過軌道車輛運行時的輪軸轉動開發電磁感應發電系統實現車輛監測所需電能自我供應;
(2)通過安裝在礦車車廂輪對上的高精度智能高端專用傳感器,實時采集礦車運行加速度與傾角數值并無線傳輸給后端;
(3)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及時判斷車廂脫軌的發生的數值特征,實現脫軌瞬間的報警、預警等脫軌智慧監測。
3.現有基礎
4.主要技術
(1)供電電源:礦車脫軌檢測單元,采用自發電模式,鋰電池組電壓3.7V容量12000mAh,電池組具有過充過放電保護功能,長期擱置不充電傳感器不會因此而造成電池損壞。電池組壽命保3年,停車時,電池滿電續航時間為25天,在礦車長時間停車電池組沒電時,再行駛5公里距離,電池組即能喚醒,傳感器恢復正常工作。在電池組喚醒之前,當車速能維持4.5km/h以上時,傳感器也可通過發電機直接供電使傳感器立即投入工作;
(2)實時檢測:采集并傳輸礦車X、Y、Z軸加速度數據和傾角數據等(包含但不限于),依據采集的所有數據進行脫軌狀態判斷,并將采集到的加速度、傾角等數據和判斷結果通過CAN通訊方式傳輸至甲方的控制器內;
(3)傾角測量范圍:±250,±500,±1000,±2000 dps;
(4)加速度測量范圍:±2g,±4g,±8g,±16g。
礦山軌道在長期使用下會因為某些不確定因素發生軌距偏移,長期不糾正會導致礦山軌道車輛的輪對磨損過度,影響礦山軌道車輛的使用年限。更甚者,有可能導致礦山軌道車輛的脫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目前針對礦山軌道車輛的測距是采用鐵路測距儀在某些特定的軌段進行測量,無法覆蓋全路段,因此研究一套礦山軌道車輛軌距及軌面平整度在線智慧監測系統十分必要。
2.項目核心內容
(1)通過安裝在礦車上的阻尼傾角傳感器,實時采集礦車運行時軌道光滑度;
(2)通過安裝在礦車上的高精度激光測距傳感器,實時采集礦車運行時軌道軌距
(3)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及時判斷軌道車輛軌距及軌道光滑度變化的數值特征,實現軌距和軌道光滑度的報警、預警等智慧監測。
3.現有基礎
核心四大技術自主可控(高精度激光測距傳感器、阻尼傾角傳感器、智慧監測系統,報警預警建模)。
4.技術指標
對標:此系統在礦山行業屬國內外首創,沒有對標標本。
(1)軌距測量誤差5mm以內;
(2)高低測量誤差3mm以內;
(3)軌向、水平測量誤差5mm以內;
(4)數據上傳及存儲,數據傳輸通訊協議Modbus RTU。
三、礦山軌道車輛均載載荷智慧監測系統
1.項目概況
礦用有軌礦車、電機車、裝載車現保有量5萬臺以上,車輛前后偏載情況無法判定,導致車輛運行存在安全隱患,以及因偏載和超載對車輛壽命和性能產生不利影響。希望用一種自發電并蓄電的裝置,該裝置有簡易顯示設備并有無線傳輸通道(方便后期拓展和平臺化運行),能夠適時準確判定車輛偏載和載重情況,并提供偏載和超載報警,極大提升車輛運行安全性能。
2.項目核心內容
通過用公司核心自發電技術、均載載荷監測、數據收集及傳輸為主要研究內容,研制出能準確監測車輛幾何偏載的系統,且能實現準確定位和自動報警的均載監測系統,彌補目前車輛偏載無法量化,僅憑肉眼觀測或簡易測量裝置,無法準確判定偏載情況,無法及時預警,無法適時檢測。均載監測系統總體方案設計包括車輛載荷專用測量傳感器、放大器、集成電路和專用無源供電模組, 通過集成電路的LORA 無線模塊組成數據傳輸局域網絡,測量數據匯總顯示端并進行數據處理,最終輸出車輛監測載重和整車載重輸出偏載系數、超過偏載界定、聲光報警提示等。
3.現有基礎
核心四大技術自主可控(高精度激光測距傳感器、阻尼傾角傳感器、智慧監測系統,報警預警建模)。
4.主要技術
(1)車輛載荷專用測量傳感器:監測前/后車體承受垂向壓力載荷,產生應變電壓模量信號;
(2)集成電路:含信號處理電路、無線收發模塊;
(3)終端顯示系統:含LCD 液晶屏、無線接收 LoRa 網關、報警器;
(4)自供電系統。
轉化果平臺咨詢電話:400-181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