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企業文化的作用
盂縣東坪煤礦礦長 韓軍
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表明,企業文化是企業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堅定基石,它是隨著企業發展而形成的一種企業員工共享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也是關系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一種重要觀念。然而,企業文化的提出,僅有二十余年的歷史。1982年,美國的迪爾和肯尼迪出版了第一本探索企業文化的權威著作《企業文化與企業生存的習俗與禮儀》,立即傳播到全國各地,在企業當中掀起了股“文化熱”。
企業文化本質上是以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精神為核心的人本管理理論。從廣義上來說,是社會文化的一個子系統。企業文化通過企業生產經營的物質基礎和產品服務,不僅反映出企業的生產經營特色,組織特色和管理特色等,更反映出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戰略目標,群體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從狹義上講,企業文化體現著人本管理理論的最高層次。企業文化重視人的因素,強調精神文化的力量,用一種無形的力量形成一種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凝聚員工的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企業員工為企業和社會的發展而努力。
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的發展有著及其重大的意義。
首先,企業文化是企業改革發展的強大推動力。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職工的精神糧食,是凝聚全體職工的重要力量。從改革開發后得到高速發展的企業來看,之所以能夠在眾多競爭者當中脫穎而出,是因其在企業內部建立了一個良好的文化結構,形成了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和一種強大的“文化力”,為企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證和良好的輿論環境。
其次,企業文化是增強企業創新能力的根本。在市場競爭的條件下,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創新,而企業的創新活動來源于職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來源于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進取性。在企業中,工人職工是創新的主體,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需要企業精神來激勵,需要企業文化來塑造。建設企業文化,就是以文化引導為手段,激發職工的自覺行為,把職工的思想、行為與企業整體利益有機統一起來,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企業發展的最大動力。
再次,企業文化可增強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企業的產品要依靠企業文化來宣傳,良好的企業聲譽要靠企業文化來傳播,優秀的企業形象要靠企業文化來塑造。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經營管理水平,充分發揮精神文明在解放生產力中的作用,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從而發展企業的生產力,增強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最后,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體現了加強黨的建設與推進現代化建設的辯證統一,其中指出黨要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代表。對企業來講,發展中國的先進文化,就必須就愛你是優秀的企業文化。在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下,我國市場逐漸對外開放,國內企業面臨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這種競爭,不僅僅是技術、硬件的競爭,也是人才、管理等的競爭,更是文化力的深層次、高水平、全方位的競爭。我國企業只有在建設適應“三個代表”要求的企業文化,才能促進企業改革與發展,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