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簡要介紹了大同煤礦集團公司礦井輔助運輸管理現狀,針對人員配置、設備設施、勞動組織、現場管理等分析了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健詞:礦井;輔助運輸;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TD79+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3-496X(2010)05-0151-03
礦井輔助運輸安全管理是煤礦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煤炭安全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包括人員、材料、設備和矸石等各種運輸。其特點是系統線路長、涉及面廣,貫穿于煤礦生產的各個環節。而其中的大型設備運輸又是輔助運輸中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它具有勞動人員密集、設備體積大、重量大、技術措施復雜、協調管理要求高等特點,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專項技術措施,需要有符合標準的運輸基礎設施,需要各部門、各單位在交叉作業時密切配合,需要跟班領導現場指導協調,巷道條件復雜時,則需要進行模擬運輸后才能確定最后方案。輔助運輸的復雜性同時又決定了其在現場實施和組織管理上存在薄弱環節的必然性。煤炭行業作為最艱苦、最危險的行業之一,就其自身來講,按照崗位、分工和工作地點的不同,也有事故多發區和安全區之分,相對來說,井下采掘一線安全系數較低,事故率高,而輔助崗位安全系數較高,事故率相應低一些。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近年來隨著采掘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原本是事故高發區的采掘一線事故率相對下降,而相對較安全的輔助運輸崗位反而成了事故“重災區”。近年來,在起吊、裝卸、運送大型設備過程中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有有所上升。究其原因,一個共同而且顯著的特點就是輔助運輸管理秩序協調不夠,平行交叉作業多。因此,分析礦井輔助運輸事故產生的原因,研究探討輔助運輸實施管理方法,優化、協調運輸管理秩序,有效防止和減少輔助運輸事故的發生,對實現運輸安全,促進煤礦企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礦井輔助運輸管理現狀
1.1 本部直屬礦井
本部直屬礦井多數礦井推行了大巷、斜井、盤區運輸的封閉式管理,通過開拓井底車場人行繞道、設置了大巷乘車場、開拓專用人行斜井、成立專業運輸隊伍、實行分區分段承包管理等辦法進行運輸封閉式管理。如四老溝、忻州窯、白洞、雁崖、大斗溝、晉華宮等礦部分斜井、暗斜井設置了專用人行通道并裝備了架空乘人裝置;雁崖、馬脊梁、燕子山、四臺及子公司部分礦實行了由專業隊伍統一運送全礦井材料設備,實現“管、用、修”一體化的運輸封閉式管理模式,改變了原來運輸管理混亂的局面,運輸質量標準達標水平進一步提高,運輸管理向科學化、標準化、人性化邁進。
1.2 子公司所屬礦
子公司所屬礦大巷、斜井、盤區運輸的封閉式管理發展不夠平衡,只有部分礦井實現了封閉式管理。杏兒溝、馬口、小峪、劉家梁等礦部分斜井、暗斜井設置了專用人行通道,并裝備了猴車,多數礦井(如程坑、石湖、姜家灣等礦)沒有專業的運輸隊伍,專業技術人員配備不齊,運輸工種人員素質偏低,現場平行、交叉作業較多,設備沒有實現“管用修”一體化,運輸秩序相對混亂,管理滯后,不安全因素較多。
2 存在問題
(1)多數礦對輔助運輸重視程度不夠,技術力量的分配相對采掘較為薄弱,運輸副總大多數礦為機電副總兼職;部分礦技術科無分管運輸的副科長,甚至負責運輸的科員也是兼管;個別礦運輸區隊無技術員,特別是子公司礦井,多數礦無運輸技術員和技術科分管運輸的副科長,個別礦不設運輸副總,資料不健全、不規范,如陽方口,運輸資料空白等。
(2)部分礦非運輸隊組(采掘隊組或通風區)輔助運輸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不健全,無操作規程或操作規程簡單、不具體、不規范,貫徹執行不好。
(3)勞動組織管理混亂。井下生產活動安排不合理,對平行作業隊組工作進展情況失控;作業人員的具體任務和分工不明確;運輸特種作業人員調換頻繁,安排未經培訓合格的人員從事特種作業或非本工種人員上崗作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責任意識不強,對違章現象熟視無睹,不加制止,甚至帶頭違章作業造成事故。
(4)輔助運輸點多線長,人員分布不集中,交叉作業區域又多,監管人員數量不足或責任心不強,運輸安全監管不到位。
(5)職工安全教育不到位,造成從業人員對作業規程的學習、掌握不認真、不全面,對新工人上崗前的安全培訓教育針對性不強,未真正做到應知應會,對操作規程理解程度不一,對作業技術掌握不夠;職工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差,不能真正在思想和行動上杜絕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6)輔助運輸設備設施相對落后,處塔山礦全礦井采用無膠輪車運輸外,其他礦大巷采用直流架線電機車運輸,存在機車服務年限長,車況不好等問題,盤區運輸大多數礦仍然采用傳統的小絞車對拉接力運輸方式,費時費工,效率低。輔助運輸系統落后,機械化程度低,運輸環節多,不安全因素多,系統復雜,占用大量的設備和勞力,制約了采掘生產效率的提高。
(7)塔山礦各項目部無軌膠輪車管理,特別是專用運人車管理還沒有完全納入礦井管理,存在人料混運、專用運人車輛數量布不足等問題。
(8)綜采搬家準備缺乏專業的搬家隊伍,搬家準備周期長,費用高。
3 建議
(1)加強技術管理,健全運輸技術管理制度,合理配備運輸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加強運輸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措施的管理,嚴格執行規程會審、貫徹、考試準入制度,杜絕流水式傳閱及先施工后編寫規程措施的現象。操作規程每年進行一次修編、審批;安全措施要切合實際,有針對性地考慮到每個環節,杜絕“通用”措施。
(2)健全非運輸隊組(采掘隊組或通風區)輔助運輸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明確專職干部責任。
(3)合理勞動組織管理,理順井下生產活動安排,協調好平行、交叉作業隊組工作進展情況;嚴格運輸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嚴禁安排未經培訓合格的人員從事特種作業或非本工種人員上崗作業。
(4)針對輔助運輸點多線長、交叉作業區域多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安監人員,強化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責任意識,充分發揮其安全監督管理作用。
(5)加強現場管理,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和《集團公司軌道運輸管理法》規定,強化班組建設,提高基層干部——班組長的安全意識和綜合素質。班組長、跟班干部要充分發揮兵頭將尾作用,認真組織開工前安全確認,嚴格執行作業規程,實施安全程序化作業,要勤走動、善觀察,及時處理工作中擋手問題,堅決杜絕違章指揮、冒險蠻干等“三違”行為。
(6)加強職工的安全業務培訓工作,在創新培訓方法、提升員工素質上下功夫,做文章,規范員工操作行為,上標準崗,干標準活,杜絕“三違”,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員工的自?;ケD芰?,把“四不傷害”原則真正落到實處。再就是合理地培養礦工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使企業管理人員及職工達到較高的業務水平、較強的分析判斷和緊急情況處理能力,使廣大職工把安全作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實現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會安全”的轉變。
(7)加強科技進步,一方面要大膽采用高新技術,努力推廣適合煤礦需要的高效輔助運輸設備,一方面要根據我國礦井類型和生產技術條件,尤其應考慮采區的巷道條件,繼續開發多品種、多系列、能夠用于綜采快速搬家,綜掘高效運料和運人的新型高效輔助運輸設備,使不同情況的礦井或采區有相應的設備可選用。同時,在礦井和采區設計時也應該嚴格按照運輸設備的技術要求進行巷道布置,確保選用的設備能夠在相適應的使用條件下充分發揮其出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另外對屬于國家明令禁止使用和淘汰的煤礦設備和工藝,煤礦企業要對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下發的淘汰設備目錄,及時更新,促進煤礦企業輔助運輸裝備技術上新臺階。
(8)加強塔山礦各項目部無軌膠輪車管理,將其作為一個專業運輸隊組完全納入礦井管理,規范司機操作,解決人料混運、專用運人車輛數量布不足等問題。
(9)集團礦或公司成立專業化搬家準備公司,統一負責全礦或全集團公司的綜采搬家準備,統一管理,統一結算,從根本上解決綜采搬家準備過程中的各類問題。
5 結束語
輔助運輸安全管理工作困難雖然很大,但通過必要的安全裝備,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行之有效的培訓教育,輔助運輸安全是可以實現的。實踐證明,推行以“大巷地鐵化、斜井秩序化、盤區規范化、隊伍專業化”核心內容的輔助運輸“封閉式”管理是實現本質安全型礦井的重要途徑,以“崗位就近管理”、“班組全程管理”和“安全程序化管理”為中心的“三項”管理制度是減少事故、保證運輸安全的有效的基層管理方法,我們只要認真抓好工序、工藝的流程管理,強化現場基礎設施管理,提升基層管理水平,加強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規范員工操作行為,嚴格執行班前安全準入制度,加大輔助運輸投入,提高輔助運輸的機械化、現代化水平,著力解決好輔助運輸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及其它問題,就一定能夠實現輔助運輸管理的安全高效、長治久安和 “零事故現場,零事故環境”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