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新建煤礦經過十年以上的正常生產,礦井將會進入一個新的服務周期,隨著生產活動的進行,對本礦井的地質條件,煤層賦存狀態的深入了解,影響煤炭開采的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也在變化,隨著煤炭技術的發展,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不斷出現。為保證煤礦安全生產,提升礦井經濟效益,需要對礦井進行技術、經濟重新評估,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和完善,即生產煤礦優化設計改造升級。這是投入少,見效快,收益大的項目。建議具備這些條件的礦井考慮啟動這類項目。
一、工作流程
由生產煤礦技術主管部門發起,具體設計文件和圖紙由設計院完成,最后在生產礦的主管技術領導指揮下完成施工。
第一步、礦方提出需求,提供反應生產礦的現狀的文件和圖紙。提出期望解決的問題。
第二步、設計院人員現場考察并和礦方技術人員溝通和交流,確定需要進行優化的生產系統。
第三步、設計院提出解決問題的若干個技術方案和預算,征求礦方意見,最后雙方協商,選擇最佳方案。
第四步、設計院和方簽訂生產煤礦改造升級優化設計。
第五步、設計院完成解決方案的文件和圖紙。
第六步、設計院配合礦方施工。
第七步、驗收、總結和關閉合同。
二、工作內容
評估現有的生產系統是否需要進行技術改造和升級,及其技術可行性和經濟效果,提出進行技術改造升級的預算,實施的周期,實施后的效果。由設計院和礦方共同商定實施方案,礦方具體施工。
1.采煤系統
結合實際的采區儲量和地質情況,對采區內的巷道布置系統進行分析,確定合理的采煤工作面和接續工作面主要技術參數,并對采煤工藝的優化,采煤工作面設備進行調整和補充;重新設計生產計劃,同時進行合理的人員配備,計算完成優化設計的資金投入,完成采煤系統的技術方案并最終形成實施的文件及圖紙,交由礦方實施。做到安全經濟,高效生產。
2.掘進系統
根據采煤系統的設計,確定和采煤工作面相配套的掘進工作面個數和位置,對原有的掘進工作面的設備配備及人員重新進行調整和配備。注意根據礦方的經驗,將采煤工作面做好合理的采掘比。計算完成優化設計的資金投入,完成掘進系統的技術方案并最終形成實施的文件及圖紙,交由礦方實施。
3.提升、運輸系統
主要包括對采區運輸、水平運輸以及井筒提升三個重點系統的重新分析研究,評估原有系統的技術可靠性和經濟合理性,調整和優化設備和相應的巷道及硐室。提出進行調整和優化的多個技術方案,設計院和礦方對該技術方案進行研討,確定技術方案后,由設計院完成優化方案的報告文件及相應的圖紙。由礦方具體實施。
4.供電系統
煤礦供電系統包括地面供電系統和井下供電系統,經過多年的礦井生產,加之技術更新,礦井生產系統及設備的增加,礦井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等,原有的供電系統和容量等隨之變化,需要對供電系統進行優化升級,保證做到供電安全、供電可靠、供電質量和供電經濟。重點在滿足安全,可靠,質量三個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供電經濟,達到礦井供電系統的投資、電能損耗及維護費用盡量少。這就要求合理的確定供電系統,優選質量高、損耗少、價格低的系統設備,盡量保證供電的經濟性。由設計院提出進行調整和優化的多個技術方案,設計院和礦方對這些技術方案進行研討,確定技術方案后,由設計院完成優化方案的報告文件及相應的圖紙。由礦方實施該方案。
5.通風系統
礦井通風系統由通風網絡,通風動力和通風控制設備和設施三大部分組成。隨著生產煤礦的開采深度,廣度的增加,開采的地質條件變化。需要對礦井通風系統進行優化升級,由設計院提出進行調整和優化的多個技術方案,設計院和礦方對這些技術方案進行比較和研究,確定技術方案后,由設計院完成優化方案的報告文件及相應的圖紙。由礦方實施該方案。達到提高通風系統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改善井下工作環境,降低通風費用,提高整個礦井的經濟效益。
6.供排水系統
礦井供水系統為滿足井下生產用水需要而設立,礦井排水系統是為了為把礦井水及時排出地面。除非井下發生大的水文地質變化,煤礦供排水系統隨著生產推進變化不大,只是近年來,隨著智能化開采的普及,有些礦井設置智能化供排水系統,則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增設相應的感應,控制系統。由設計院提出進行調整和優化的多個技術方案,設計院和礦方對這些技術方案進行比較和研究,確定技術方案后,由設計院完成優化方案的報告文件及相應的圖紙。由礦方實施該方案。
7.通訊、監控系統
通訊、監控系統是目前礦井系統改造升級的重點。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國家標準《煤炭工業智能化礦井設計標準》(GB/T51272-2018),自2018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采用新一代智能化技術改造煤礦傳統生產方式,改善煤礦生產環境條件,減少井下作業人員,構建安全、高 效、綠色的無人或少人化智能礦山,已經成為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舉措。智能化技術重點在通訊和監控系統。設計院要按照充分考慮煤礦智能化開采階段各生產要素和基礎設施的變化,按照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本要求,面向煤礦安全生產管控、經營管理、行業管理與服務等業務需求進行綜合設計。提出多個備選方案。設計院和礦方對這些技術方案進行比較和研究,智能化礦井的設計應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高效、功能適用、經濟合理,并應具備可擴展性、開放性和靈活性。確定技術方案后,由設計院完成優化方案的報告文件及相應的圖紙。由礦方實施該方案。
8.避災救災系統
礦井避災救災系統在礦井建成之日就已經形成,隨著井下開采和掘進的推進,井下情況變化較大,應該從四個方面進行優化和改進:
(1)避災救災預案調整;
(2)避災線路優化;
(3)增加必須的避災硐室;
(4)制定井下避災的基本原則和行動準則。
這個系統應該兼顧技術和管理。由設計院提出進行調整和優化的多個技術方案和管理措施,設計院和礦方對這些方案和措施進行比較和研究,確定之后,由設計院完成優化方案和管理措施的報告文件及相應的圖紙。由礦方具體實施。
9.礦方認為需要改造的技術問題
根據煤礦的特點,提出需要改造的技術問題,防火注漿,充填、壓風,瓦斯抽放;又比如環保和安全等專題。還比如資源綜合利用(含瓦斯利用,煤矸石利用,煤泥利用,廢熱利用,井下排水和生活用水利用,廢熱利用等),設計院和礦方對這些技術方案進行比較和研究,確定技術方案后,由設計院完成優化方案的報告文件及相應的圖紙。由礦方實施該方案。
聯系電話:400-181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