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 白家莊煤礦近距離煤層放頂煤綜采技術
申報單位: 白家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宮來喜 原國政 李建功 梁椿豪 楊保華
主要完成單位:山西西山白家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所屬國民經濟行業: B類型
任務來源:自選
項目起止時間:2005年—2009年10月(預計)
項目簡介:為了最大限度回收有限的煤炭資源,根據南坑七盤區煤層賦存情況及殘留煤柱現狀,結合目前我國綜采放頂煤開采的成功經驗,我礦創造性地提出了在南坑七盤區實行開采下組9#煤回收上覆遺棄8#煤資源的設想。2005年,由集團公司組織,我礦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制定出了“采9放8”近距離煤層放頂煤可行性方案。
方案確定后,為選擇適宜的架型,我礦組織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到鎮城底礦進行現場考察、調研,通過對比論證,確定選取ZF3000/1.6/2.5型放頂煤支架作為39713工作面的支架。然后,我礦組織專業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了39713放頂煤工作面的優化設計,確定適宜的進、回風系統和矸石篩選系統,封堵了所有可能漏風通道。于2006年10月開始送道,于2007年4月39713工作面構成系統, 2007年11月39713工作面綜采放頂煤支架安裝完畢。
該工作面設計走向長800米,采長150米,采高2.2米,工作面伸入臨近五盤區400米,上覆8#煤層前部為80年代刀柱開采過的煤層,后部為90年代長壁分層開采過留下的塑料網下分層。針對39713工作面放頂煤開采工作,我礦下發《39713工作面放頂煤開采管理規定(試行)》,明確了提高回收率、采放比的措施及獎勵方案。2008年元月,工作面正式回采?;夭善陂g,我礦分旬對工作面情況進行現場辦公,及時解決相關問題,分析礦壓觀測記錄數據,同時對工作面回采及放頂煤量進行統計,并于月底進行回采總結,及時正確指導生產。特殊開采時期,組織相關業務部門進行跟班。針對39713工作面可能的自燃發火問題,我礦編制了《南坑39713綜放工作面預防煤層自燃發火方案設計》、《39713綜放工作面噴灑阻化劑防火專項設計》、《39713綜放工作面注氮防火專項設計》、《39713綜放工作面注漿防火專項設計》,并進行了實施,確定工作面適宜風量為365m3,安設了注氮和注漿設備,確保了工作面的正常開采。
立項背景:為了最大限度回收有限的煤炭資源,根據白家莊礦南坑七盤區煤層賦存情況及殘留煤柱現狀,結合目前我國綜采放頂煤開采的成功經驗,我礦創造性地提出了在南坑七盤區實行開采下組9#煤回收上覆遺棄8#煤資源的設想。2005年,由集團公司組織,我礦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實施“采9放8”近距離煤層放頂煤開采。
主要創新點:1、針對8、9#煤層地質條件復雜的現狀,創造性的提出了在長壁工作面上方進行近距離廢棄煤炭資源的放頂煤綜采。提供了解決白家莊礦以及類似條件礦井資源短缺的新思路、新方法,為建設節約形礦井提供了理論基礎。
2、通過放頂煤綜采上覆煤層底板變形規律與礦壓顯現研究,提供了響應放頂煤的開采控制措施,為39713工作面放頂煤綜采技術的成功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
應用情況:截止2009年7月底,該項目在白家莊礦8、9#煤層工業性試驗以來,已安全回收8#廢棄煤炭資源24.4萬噸,創產值7320萬元。
發現、發明及創新點:1、針對8、9#煤層地質條件復雜的現狀,創造性的提出了在長壁采空區上方進行近距離廢棄煤炭資源的放頂煤綜采。提供了解決白家莊礦以及類似條件礦井資源短缺的新思路、新方法,為建設節約形礦井提供了理論基礎。
2、通過放頂煤綜采上覆煤層底板變形規律與礦壓顯現研究,提供了響應放頂煤的開采控制措施,為39713工作面放頂煤綜采技術的成功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
應用情況:該項目在白家莊礦8、9#煤層成功實現了近距離煤層放頂煤綜采。
經濟效益:截止2009年7月底回收煤炭資源24.4萬噸,創產值7320萬元。
社會效益:“采9放8”綜采放頂煤開采技術的實施,開創了我國在長壁工作面上方應用綜采技術對廢棄煤層直接放頂煤開采的先例,同時形成了一套較高技術含量、良好設備配套性能的綜合機械化采煤技術,為西山礦區乃至全國范圍內類似的近距離煤層廢棄煤炭資源回收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技術支持,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工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