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國能發煤炭規﹝2021﹞69號
各產煤?。ㄗ灾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有關中央企業:
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20﹞283號),加強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管理,現將《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管理辦法(試行)》印發你們,請按照執行。
附件:《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管理辦法(試行)》
國家能源局
2021年12月7日
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做好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驗收管理工作,根據《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20﹞283號)、《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國能綜通煤炭﹝2020﹞139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煤炭企業是煤礦智能化建設的責任主體,應按照《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年版)》(國能發煤炭規﹝2021﹞29號)進行智能化建設。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的驗收應注重評價智能化對煤礦生產效率、安全水平等的提升效果。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國家級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的驗收。
第二章 申請條件及驗收程序
第四條 申請智能化驗收的煤礦應具備以下條件:
1. 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齊全有效。
2. 生產煤礦完成智能化升級改造,處于正常生產狀態,各智能化系統穩定運行至少2個月以上。
3. 新建(改擴建)煤礦應完成聯合試運轉并竣工驗收,各智能化系統穩定運行至少3個月以上。
4. 制定了煤礦智能化建設規劃和專項設計,具有完善的煤礦智能化管理制度和人才隊伍。
5. 安全生產標準化達二級及以上要求,一年內未被檢查出重大隱患且未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三年內未發生重大及以上事故。
6. 未被列入失信聯合懲戒“黑名單”。
第五條 煤礦完成智能化建設后,應先由煤礦主體企業開展自驗收工作,并編寫《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自驗收報告》。
第六條 地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通過所屬企業集團向煤礦企業所在?。▍^)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提出驗收申請,中央企業所屬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向中央企業總部提出驗收申請。驗收申請材料包括《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驗收申請表》和《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自驗收報告》。
第七條 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負責對驗收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研究通過后依據本辦法組織專家驗收,編制《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驗收報告》,并報送國家能源局。
第八條 中央企業負責對所屬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的驗收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研究通過后依據本辦法組織專家驗收,并編制《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驗收報告》,報送國家能源局,同時抄送省級能源主管部門。
第九條 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或中央企業總部應在收到驗收申請后15個工作日內完成申請材料初審,初審通過后,應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驗收工作。
第十條 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方面組織專家,對驗收通過的智能化示范煤礦進行抽查。
第三章 驗收要求
第十一條 地方組織驗收時,由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成立驗收專家組;中央企業組織驗收時,由其總部成立驗收專家組。專家抽取時應實現煤礦主體專業全覆蓋,專家組成員不少于7名,且一半以上專家應從國家煤礦智能化專家庫中抽取,同一單位(集團)專家不超過2名,專家組組長應由國家煤礦智能化專家庫中專家擔任。專家選取應采取本?。瘓F)回避原則,并簽署專家驗收承諾書。
第十二條 《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驗收報告》應包括煤礦概況、各系統智能化建設及投資情況、建設效果評價、驗收意見等,并由專家簽字確認。
第十三條 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應滿足《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評分方法》(見附件)中的必備指標,必備指標未達要求不得通過驗收。
第十四條 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驗收等級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井工煤礦應按照建設條件分類后進行評價,配套建設的選煤廠應與煤礦一同驗收、分別評級。隨著煤礦智能化技術進步、裝備水平不斷提高以及建設標準逐步完善,不同類別的智能化示范煤礦應按照新的標準迭代升級。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十五條 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方面根據《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驗收報告》和抽查情況進行審核,通過后向社會公示,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后公布名單。
第十六條 對公布的智能化示范煤礦,按規定享受國家有關優惠政策。未通過驗收的煤礦,應持續進行建設,6個月后可重新申請驗收。通過驗收的智能化示范煤礦,可在1年后申請升級驗收。
第十七條 省級能源主管部門、中央企業總部應對驗收通過的智能化示范煤礦實行跟蹤管理。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方面根據跟蹤情況動態更新智能化示范煤礦名單。
第十八條 驗收工作應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有關人員應堅持程序規范、標準一致,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廉潔自律有關規定。
第五章 附則
第十九條 煤礦智能化建設管理職責不在省級能源主管部門的,驗收工作由所在?。▍^)負責煤礦智能化建設的有關部門組織開展。
第二十條 本辦法由國家能源局負責解釋,并根據國家政策、技術進步等因素適時調整。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有效期五年,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評分方法
附件
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評分方法
第一部分 智能化井工煤礦
一、井工煤礦智能化建設條件分類
根據煤礦主采煤層賦存條件、開采技術條件等對智能化建設條件進行分類,分類結果為:智能化建設條件I類煤礦、智能化建設條件II類煤礦、智能化建設條件III類煤礦,分類評價指標如下:
表1 煤礦智能化建設條件分類評價指標
序號 |
評價指標 |
單位 |
等級劃分 |
指標得分 |
權重值 |
1 |
生產能力 |
萬噸 |
≥1500 |
100 |
0.0564 |
1000~1500(不含) |
90 |
||||
500~1000(不含) |
80 |
||||
300~500(不含) |
70 |
||||
100~300(不含) |
60 |
||||
<100 |
50 |
||||
2 |
煤層埋深 |
m |
<200 |
100 |
0.0527 |
200~500(不含) |
80 |
||||
500~1000(不含) |
70 |
||||
1000~1500(不含) |
60 |
||||
≥1500 |
50 |
||||
3 |
采煤工作面傾角 |
° |
<10 |
100 |
0.094 |
10~25(不含) |
80 |
||||
25~45(不含) |
60 |
||||
≥45 |
50 |
||||
4 |
煤層穩定性 |
— |
穩定煤層 |
100 |
0.0938 |
較穩定煤層 |
80 |
||||
不穩定煤層 |
70 |
||||
極不穩定煤層 |
50 |
||||
5 |
褶曲影響 |
— |
影響很小 |
100 |
0.0506 |
影響較大 |
75 |
||||
影響很大 |
60 |
||||
6 |
斷層影響 |
— |
影響很小 |
100 |
0.0614 |
影響較大 |
75 |
||||
影響很大 |
60 |
||||
7 |
陷落柱影響 |
— |
影響很小 |
100 |
0.0611 |
影響較大 |
75 |
||||
影響很大 |
60 |
||||
8 |
圍巖穩定性 |
— |
圍巖穩定,對采掘影響很小 |
100 |
0.0748 |
圍巖較穩定,對采掘有一定影響 |
75 |
||||
圍巖不穩定,對采掘影響較大 |
60 |
||||
9 |
煤層自燃傾向性 |
— |
不易自燃(Ⅲ類)煤層 |
100 |
0.0438 |
自燃(Ⅱ類)煤層 |
75 |
||||
易自燃(Ⅰ類)煤層 |
60 |
||||
10 |
瓦斯等級 |
— |
低瓦斯礦井 |
100 |
0.077 |
高瓦斯礦井 |
75 |
||||
煤與瓦斯突出礦井 |
60 |
||||
11 |
礦井水文地質條件 |
— |
水文地質條件簡單 |
100 |
0.076 |
水文地質條件中等 |
80 |
||||
水文地質條件復雜 |
70 |
||||
水文地質條件極其復雜 |
50 |
||||
12 |
沖擊傾向性 |
— |
無沖擊 |
100 |
0.086 |
弱沖擊 |
80 |
||||
強沖擊 |
60 |
||||
13 |
煤塵爆炸危險性 |
— |
無煤塵爆炸危險性 |
100 |
0.0262 |
有煤塵爆炸危險性 |
75 |
||||
14 |
熱害等級 |
— |
無熱害礦井 |
100 |
0.0338 |
一級熱害礦井 |
85 |
||||
二級熱害礦井 |
75 |
||||
三級熱害礦井 |
60 |
||||
15 |
原煤生產人員工效 |
t/工 |
≥30 t/工 |
100 |
0.0713 |
15~30(不含) t/工 |
85 |
||||
10~15(不含) t/工 |
75 |
||||
6~10(不含) t/工 |
70 |
||||
3~6(不含) t/工 |
60 |
||||
<3 t/工 |
50 |
||||
16 |
礦井剩余服務年限 |
年 |
15年以上 |
100 |
0.0411 |
8~15年(含15年) |
70 |
||||
8年以下(含8年) |
50 |
根據煤礦實際情況對上表中的煤礦各項指標進行打分,指標得分與權重值的乘積為該項指標的評價值,將各項指標的評分相加則為煤礦的綜合評價值。采用百分制原則對煤礦的智能化建設條件進行綜合評價,依據評價結果集:{智能化建設條件I類煤礦、智能化建設條件II類煤礦、智能化建設條件III類煤礦}={100~85(含),85~70(含),<70},確定煤礦的智能化建設條件類別。
二、井工煤礦智能化驗收
根據煤礦智能化建設條件分類結果,分別采用對應的分級評價指標體系(智能化建設條件I類煤礦評價指標體系、智能化建設條件II類煤礦評價指標體系、智能化建設條件III類煤礦評價指標體系)進行驗收和評價打分,每類評價結果分為:高級智能化示范煤礦(綜合評分值≥90分)、中級智能化示范煤礦(綜合評分值75~90分,不含90分)、初級智能化示范煤礦(綜合評分值60~75分,不含75分)。
煤礦智能化各系統綜合評價指標分為必備指標、評分指標、加分指標,系統考核得分等于該系統評分指標與加分指標得分之和,必備指標不具備的不予驗收。綜合評分值為各系統考核得分乘以系統權重之和,采用式(1)計算:
…………………(1)
式中,——綜合評分值;
——系統考核得分(含加分項);
——系統權重。
三、建設條件I類煤礦評價指標
(一)信息基礎設施
1. 必備指標
(1)礦井主干網絡傳輸速率應不低于10000Mbps,地面網絡與井下環網分別布設,生產系統、安全監控系統獨立組網(不共用同一芯光纖),滿足網絡傳輸速率與安全要求。
(2)礦井建有數據中心,具備數據分類、數據分析、數據融合功能,滿足礦井數據服務與安全要求。
(3)礦井建有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滿足最大靜態定位誤差不大于3m,最大動態定位誤差不大于10m的要求。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2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2 I類煤礦信息基礎設施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通信 網絡
35分 |
有線主干網絡采用10000Mbps及以上通信網絡,采用冗余環形結構,新建礦井有線主干網絡采用自主可控技術與裝備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核心設備采用三層交換機,具備路由、冗余功能,新建礦井核心設備采用自主可控技術與裝備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礦井地面網絡與井下環網分別布設,在核心交換層互通,具備自診斷功能,具有網絡流量管理及網絡拓撲自動生成功能,網絡自愈時間小于50ms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支持單模、多模光纖,超五類雙絞線等多種傳輸介質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井上井下采用4G/5G/wifi6主流無線通信技術,滿足無線通信要求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無線網絡覆蓋主要運輸大巷、進風大巷、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等區域,單個基站支持不少于32個用戶并發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無線通信系統可接入基站容量滿足礦井無線通信全覆蓋的最低要求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配備移動終端數量滿足井下班組長以上管理和技術人員、安檢員、瓦檢員等需求;終端支持語音通話、視頻通話、聯網功能,移動終端待機時間不小于10個小時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有線主干網絡與無線主干網絡相互聯通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不同制式通信網絡均能通過其通信網關實現終端節點基于IPv4或IPv6進行網絡層級訪問,實現本網絡制式到以太網協議的標準化轉換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備網絡安全防護功能,實現專網與外網、控制網與管理網的隔離,網絡防火墻具備網絡入侵監測功能,主要系統滿足網絡安全等級保護二級要求;針對重要的三級系統,具備主動防御、可信驗證、攻擊檢測功能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2 |
數據中心與服務
35分 |
公有云或混合云具備云端實例(云服務器)在線管理,具備實例的集群功能,具備云端實例的網絡路由自動指向功能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公有云或混合云具備非結構化和結構化數據存儲能力,且存儲容量可實時彈性擴展,滿足存儲要求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私有云初始資源不小于20T,且可在線增加硬件存儲資源,滿足存儲要求,新建礦井采用自主可控技術與裝備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私有云具備異地災備配置(若大型煤炭集團統一建立災備配置,下屬煤礦可不用單獨建立災備配置),具備UPS電源,后備時間不小于2h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視頻監控信息存儲系統容量不少于30天的累計信息量,其他信息存儲系統容量不少于1年的累計信息量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服務器計算能力、存儲能力滿足信息采集與分類存儲要求,具備UPS電源,后備時間不小于2h,新建礦井采用自主可控技術與裝備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建立統一的數據資產管控體系和數據治理系統,統一數據標準,礦井主要業務過程實現了數字化,且數據進行了合理的分類、定義、管理、存儲與服務,數據間交互方式合理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用行業統一的數據交換標準規范協議,滿足為煤礦主要業務系統提供數據服務的要求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數據機房具有環境動態監測、關鍵設備及系統運行狀態監測,具有災害自動報警、關鍵設備和系統運行異常報警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數據中心具備信息安全防護功能,網絡安全滿足等保二級要求;重要的三級系統,具備主動防御、可信驗證、攻擊檢測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3 |
綜合管控平臺
30分 |
建立統一的系統接口標準,基于統一I/O采集服務設計與實現,自主適配標準工控設備,提供二次開發工具,可通過簡單編程實現對非標準設備系統、語音設備系統和流媒體視頻監控等設備系統的標準集成,具有冗余采集和容錯機制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具有綜合監控中心,對“采、掘、機、運、通”等主要生產環節、井下環境安全、人員位置等安全生產實時信息進行綜合集成、聯動控制與可視化展示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有大數據平臺,主要功能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服務、數據管控,將礦井監測監控類系統、生產執行類系統、經營管理類系統的數據全面場景化接入,實現分析決策與可視化展示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備數據分析能力,根據業務需求構建識別模型、預測模型、控制模型、決策模型,實現模型庫管理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根據監測與分析計算結果,進行異常信息報警,能夠將異常信息自動通過電話語音或短信通知相關人員,實現預警、指揮調度與協同控制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備專業數據采集軟件、數據庫、數據集成軟件、工業控制SCADA軟件、操作系統軟件、虛擬化軟件、網絡管理軟件、防病毒軟件等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具有基于虛擬化技術或本地數據中心的應用平臺,應用軟件在應用平臺中各自獨立部署運行,應用軟件使用標準統一和開放的數據接口進行數據應用和交互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有工業物(互)聯網平臺,能夠對井下設備和傳感器建立設備模型,并提供相關的數據接口,通過應用軟件對設備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分析、可視化,同時能夠開放給第三方進行相關的場景化應用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有基于云計算的決策支持承載平臺,平臺包含模型庫和算法庫,支持應用模塊根據需求進行擴展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應建有人員位置精準定位系統,滿足最大靜態定位誤差不大于0.3m,最大動態定位誤差不大于7.3m;其它區域滿足最大靜態定位誤差不大于3m,最大動態定位誤差不大于10m。能夠與安全監控、應急廣播等實現聯動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可選用一種云服務方式,并滿足要求。
3. 加分指標
在井上井下(采煤、掘進工作面)建立了完善的5G/F5G網絡,實現了移動目標、控制信息、監測信息、視頻信息等的穩定可靠傳輸,可酌情增加2~4分。
(二)地質保障系統
1. 必備指標
(1)具備完善的地質探測技術與裝備,地質數據、工程數據實現了數字化存儲。
(2)建有地質信息數據庫,能夠為煤礦其它業務系統提供地理信息服務。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3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3 I類煤礦地質保障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勘探技術與裝備
40分 |
采用智能地質探測設備,能夠最大程度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提高勘探數據的精度與廣度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地質探測設備具備數據自動采集與上傳功能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地質探測結果能夠實現地質模型構建與實時更新,地質模型建模精度小于1m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地質數據、工程數據實現了數字化存儲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地質數據與工程數據能夠實現融合、共享,滿足智能化煤礦主要生產系統地理信息服務要求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實現礦井待開采(掘進)區域的含煤地層結構、地質構造、煤層及頂板和底板巖層巖性、厚度、礦井瓦斯和水富集區的勘探,探測數據實現數字化存儲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2 |
地質建模及應用
60分 |
具備地質數據推演、地質建模、地質數據可視化等功能,礦井地質數據的基礎信息、關聯信息、預測信息等能夠用可視化的方式直觀展示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空間數據庫的數據結構、數據接口等滿足為多系統提供數據共享的要求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支持C/S、B/S架構的空間信息可視化系統,對空間數據、屬性數據以及時態數據進行存儲、轉換、管理、查詢、分析和可視化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地質模型的精度滿足智能化采煤、智能化掘進、智能化通風、智能化安全監控等系統的需要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地質保障系統采用自主可控技術與裝備,統一虛擬化資源池部署,使用云管理系統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地質保障系統能夠對礦井地質數據進行關聯分析,并用可視化的方式進行直觀的展示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系統具有地質信息、工程信息統計分析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系統數據存儲容量不少于5T,具有數據管理和并行計算能力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系統具備三維空間信息分析及歷史數據查閱、分析功能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具備基于地質模型與工程數據模型對煤礦地層、地質構造、煤層、煤質、瓦斯、水文地質和其它地質條件、地質特征及變化規律進行展示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三)掘進系統
1. 必備指標
(1)礦井煤巷、半煤巖巷的掘進、支護等工藝流程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分層開采工作面底層巷道除外),掘進技術、裝備適應巷道條件。
(2)具有掘進工作面設備、環境智能監測與報警功能。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4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4 I類煤礦掘進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掘進 設備
50分 |
巷道施工作業的掘、支、錨、運等全部工序采用高效機械化或自動化裝備,配備自動化運輸支護材料設備,掘進速度滿足采掘接續要求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采用鉆探、物探等技術與設備對巷道待掘進區域的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瓦斯等進行超前探測,探測距離、速度、精度滿足智能化掘進要求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掘進設備具有自主定位、定姿、定向功能,能夠實現遠程遙控行走,具有偏航提醒、報警功能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掘進設備具備自動截割功能,能夠實現遠程遙控截割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配備巷道臨時支護設備,實現臨時支護機械化作業 |
4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配備鉆臂、鉆車等支護設備,可實現頂板、側幫錨桿的自動化作業,具有自動確定錨護位置、自動鉆孔、自動注漿、自動安裝錨桿的功能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掘進、錨護、運輸等設備具備完善的單機狀態監測和故障自診斷功能,能夠實現各設備之間的信號交互和聯鎖控制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帶式輸送機具備機尾自移功能,能夠實現多部帶式輸送機集中控制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具備掘進工作面環境(粉塵、瓦斯等)智能監測功能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2 |
集中控制中心
50分 |
建有井下掘進系統集中控制中心或地面集中控制中心 |
6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6分 |
|
掘進頭和各轉載點應設置高清攝像儀,具備視頻增強功能,能夠對掘進頭及轉載點生產環境進行準確識別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具備掘進工作面地質信息三維建模功能,能夠基于巷道掘進過程中常態化自動探測及采集的地質信息進行模型自動更新 |
7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集中控制中心能夠對掘進設備、支護設備、運輸設備等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與控制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集中控制中心能夠實現巷道掘進工作面破巖、臨時支護、運輸等成套設備的“一鍵啟停”和多機協同控制 |
7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具備掘進工作面環境(粉塵、瓦斯等)參數分析與報警功能,實現智能降塵與掘、錨、運、支的工序聯動控制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實現掘進面人員數量超限報警;掘進設備運行危險區域設置人員接近保護裝置,具備人員接近識別與報警功能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具備巷道隨掘成形質量、巷道變形動態監測功能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3. 加分指標
(1)煤層巷道實現單套掘進設備最大月進尺超過1500m、生產班崗位人員少于7人,可酌情增加2~4分。
(2)煤礦所有煤層巷道(含半煤巖巷)均實現了智能快速掘進,按掘進系統評分指標進行評分達到85分以上,可酌情增加2~3分。
(四)采煤系統
1. 必備指標
(1)液壓支架配置電液控制系統,采煤機具有記憶截割功能。
(2)地面或井下配置監控中心,具備對工作面設備“一鍵啟停”功能,工作面配置可視化監控系統,實現對采煤機、液壓支架、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供液系統的遠程集中控制。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5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5 I類煤礦采煤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割煤 系統
20分 |
采煤機安裝有位置監測、搖臂角度感知、搖臂調高、油位、油溫、油壓、瓦斯監測等傳感器,傳感器數量、精度滿足智能化要求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3分 |
|
采煤機具備標準通訊接口,開放通訊協議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自主定位、姿態監測、遠程控制、機載無線遙控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運行工況監測、故障診斷與預警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記憶截割(自適應截割)功能,運行記錄齊全,記憶截割(自適應截割)率大于80% |
3 |
現場查驗,每降低10%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瓦斯、煤塵等感知檢測功能,具備瓦斯監控系統聯動控制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工作面“三角煤”三機協同控制割煤、直線度檢測、防碰撞檢測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薄煤層及傾角大于25°的工作面應配置自動拖纜裝置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2 |
支護 系統
20分 |
液壓支架配備電液控制系統,具備遠程對液壓支架的降、移、升進行控制的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液壓支架具備支護高度、立柱壓力、支護姿態、推移行程等支護狀態監測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液壓支架具備跟機自動移架、自動推溜功能,自動跟機率達到85%以上 |
3 |
現場查驗,每降低10%扣1分 |
|
||
液壓支架具備自動找直功能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液壓支架具備自動補壓、自動噴霧等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工作面兩端頭、超前區域采用液壓支架進行支護,配置電液控制系統,具有就地控制與遙控控制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支護系統具有壓力超前預警、群組協同控制、自動跟機支護、頂梁狀態實時感知、伸縮梁(護幫板)防碰撞等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6分 |
|
||
放頂煤液壓支架采用割煤智能化結合自動放煤或人工輔助干預進行放煤控制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3 |
運輸 系統
20分 |
刮板輸送機采用變頻軟啟動裝置,具有煤流負荷檢測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刮板輸送機具備運行工況監測、鏈條自動張緊、斷鏈停機保護等功能,其正常使用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大于800h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有本地及遠程控制,可實現單臺運輸設備啟??刂?、多臺運輸設備組合一鍵啟??刂频裙δ?/span>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有電動機、減速器及電控系統的運行工況監測與故障診斷等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自移式機尾和轉載機自移系統采用電液控制,具有手動、遙控、自動控制功能,實現三機一架協同控制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采用變頻軟啟動方式,具備煤量、帶速、溫度等監測功能,具有異物檢測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具備跑偏、堆煤、撕裂、煙霧等保護功能,且能夠正常使用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能夠實現基于煤量監測的智能調速控制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具備電機高溫、減速器軸承高溫、潤滑油高溫、冷卻水流量及壓力不足、輸送帶打滑等故障診斷及報警功能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刮板輸送機卸煤點、轉載機落煤點、帶式輸送機搭接點、采煤機割煤點等安裝有噴霧降塵裝置,實現智能噴霧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4 |
供液、供電系統
20分 |
供液系統具有在線監測功能,可以實現油溫、油位、液位、溫度、壓力、濃度等運行狀態參數自動監測、預警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供液系統具有順序啟停、單啟停、一鍵啟停功能,乳化液泵站控制要具有自動加卸載控制、主從控制、均衡開機等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乳化液泵站具備進水過濾、高壓反沖洗、自動配液、液位自動控制、乳化液濃度在線監測等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6分 |
|
||
供電系統具有過流、短路、過壓、欠壓、漏電等故障監測和保護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移變、組合開關等具有數據采集、上傳功能,在權限范圍內能夠進行遠程分合閘操作,具備遠程參數整定功能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5分 |
|
||
有沖擊地壓風險的工作面,采用遠距離供液,泵站布置在沖擊地壓風險區域外或停采線外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沖擊地壓礦井采用遠距離供電,配電點布置在沖擊地壓風險區域外或停采線外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5 |
集中控制中心
20分 |
綜采工作面設備綜合開機率大于80% |
4 |
現場查驗,每降低10%扣1分 |
|
井下或地面控制中心具備采煤機、液壓支架、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帶式輸送機、供液系統等遠程集中控制,具有設備運行工況、故障報警等信息顯示功能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工作面裝備視頻監控系統,具有視頻增強、跟隨采煤機自動切換視頻畫面功能,視頻監控范圍合理,監控畫面清晰、穩定、無卡頓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搖臂、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及帶式輸送機減速器的工況監測系統增設了潤滑油在線監測系統,具備潤滑故障診斷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4分 |
|
||
配備語音通話系統,具有與回采工作面語音通話的功能 |
1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薄及中厚煤層工作面內實現常態化無人操作 |
3 |
0人得滿分,1~2人得2分,3人及以上不得分 |
|
||
厚及特厚煤層綜采工作面內正常采煤作業過程中實現常態化少人作業,每班作業人員不超過5人 |
3 |
5人得滿分,6~8人得2分,9人及以上不得分 |
|
||
綜放工作面實現智能化輔助放頂煤作業,在正常的采放作業過程中,每班工作面同時作業人員不超過7人 |
3 |
7人得滿分,8~10人得2分,11人及以上不得分 |
|
注:驗收煤礦相關開采方法指標(放頂煤、大采高等)按實際情況進行評分,未涉及的開采方法指標按滿分計算;若驗收煤礦不涉及沖擊地壓災害,則按缺項指標分值的60%得分。
3. 加分指標
(1)實現基于動態地質模型的智能化采煤,或者實現基于5G+VR的遠程可視化采煤,可酌情增加3~5分。
(2)礦井所有采煤工作面(2個及以上)均實現智能化開采,按采煤工作面評分指標進行評分達到85分以上,可酌情增加2~3分。
(3)采煤工作面配備機器人進行巡檢、作業,可酌情增加1~2分。
(五)主煤流運輸系統
1. 必備指標
(1)采用帶式輸送機作為礦井的主煤流運輸設備,實現單機自動控制、遠程集中控制。
(2)采用立井箕斗進行煤炭提升,具備對提升速度、提升重量等進行遠程實時在線監測。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6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6 I類煤礦主煤流運輸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帶式輸送機運輸系統
100分 |
帶式輸送機運輸系統相關設備能通過現場工業總線實現互聯互通,能夠與煤礦綜合管控平臺實現智能聯動,實現無人值守作業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5分 |
|
單條帶式輸送機具備完善的傳感器、執行器及控制器,實現單臺設備的自動控制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帶式輸送機采用變頻或CST等軟啟動方式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
具備防滑、堆煤、跑偏等綜合保護裝置,能夠根據監測結果實現綜合保護裝置的聯動保護控制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給煤點設計合理,實現帶式輸送機安全運行;具有煤倉的礦井,應結合煤倉煤位信號,實現煤倉、給煤機、帶式輸送機的聯動控制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主煤流運輸系統中沿線煤流應基于AI識別實現分布狀態實時監測、變頻調速,具備調速模型的優化功能,實現煤流平衡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5分 |
|
||
多部帶式輸送機搭接實現集中協同控制,具備語音預警功能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7.5分 |
|
||
具備基于AI實現帶式輸送機計量、空載、跑偏、大塊煤、堆煤、異物,以及人員違規穿越帶式輸送機等識別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集控系統具備各部帶式輸送機驅動部電機電流、溫度、振動以及減速器軸承溫度、潤滑油溫度等參數的實時采集、狀態監測、故障在線診斷與預警、運行效率分析等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備主煤流運輸系統環境監測預警功能,實現煙霧、粉塵、溫度等的智能監測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5分 |
|
||
2 |
立井提升系統
100分 |
立井提升系統具有智能裝載與卸載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立井提升系統能夠與煤倉放煤系統進行智能聯動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
立井提升系統具有精確定量裝載功能,具有防重裝、過裝保護功能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箕斗載重實現在線監測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
鋼絲繩采用專用設備進行定期監測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
立井提升系統安裝堆煤保護、視頻監控等裝置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7.5分 |
|
||
配備數字化控制系統,實時采集、傳輸高低壓控制柜、主電機等重點部位的電流、電壓等信息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具備智能綜合保護系統,能夠對提升速度、提升重量等進行遠程實時在線監測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7.5分 |
|
注:若煤礦僅采用帶式輸送機作為主煤流運輸系統,則僅考核帶式輸送機相關指標;若煤礦采用帶式輸送機、箕斗聯合運輸,則帶式輸送機運輸系統、立井提升系統的得分各占50%。
3. 加分指標
主煤流運輸系統配備機器人進行巡檢、作業,可酌情增加1~2分。
(六)輔助運輸系統
1. 必備指標
(1)采用無軌膠輪車、單軌吊、電機車等合理的輔助運輸方式。
(2)輔助運輸車輛實現了精準定位,機車狀態信息實現了自動采集。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7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7 I類煤礦輔助運輸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軌道 運輸
80分 |
單軌吊采用點到點運輸物資,實現無人駕駛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運輸機車具備無線移動通信功能,實現機車的精準定位(靜態定位精度0.3m、動態定位精度7.3m)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5分 |
|
||
具備車輛運行狀態參數的智能監測功能,實現了智能調度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副立井提升系統實現載重在線監測,鋼絲繩采用專用設備進行定期監測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具備車載視頻、語音通話、應急呼救等功能,實現相關信息的智能采集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集中裝載點、上下人站點、檢修硐室等實現視頻監控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主要運輸線路的道岔、阻車器等安全設施實現遠程控制、司機遙控等,機車通過風門可實現司機遙控或自動控制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5分 |
|
||
巷道口、硐室口、彎道處實現聲光報警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主要軌道運輸提升斜巷具有防跑車裝置,與提升絞車連鎖自動控制、自動報警、自動停車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絞車房、各車場和跑車防護裝置實現視頻監控 |
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連續牽引絞車具備斷繩自動阻車功能,連續牽引絞車保護設施實現自動監測、自動報警、自動停車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90kW以上的絞車具有運行狀態監測、異常報警、停車等功能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2 |
無軌膠輪車運輸
80分 |
運輸車輛具備無線移動通信功能,實現車輛精準定位(靜態定位精度0.3m、動態定位精度7.3m)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具有車輛運行狀態參數監測(超速、路徑偏離報警、運動軌跡等)功能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無軌膠輪車具備智能安全預警系統,具有人員及設備接近防撞預警、防疲勞駕駛、超速預警等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5分 |
|
||
重要運輸交叉路口、運輸區域實現闖紅燈、超速等違章行為自動記錄 |
1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5分 |
|
||
巷道設置膠輪車自動失速保護裝置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
物資裝卸實現機械化作業,集中裝載點、上下人站點、加油檢修硐室等實現視頻監控 |
2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3 |
輔助運輸管理系統
20分 |
運輸物資建立編碼體系,實現物資運輸的集裝化,能與礦井的倉儲管理系統無縫對接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建有輔助運輸管理模塊,對井下運輸車輛、交通狀態進行監測,實現精準調度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5分 |
|
||
輔助運輸管理模塊實現運輸設備和信號等動態模擬展示、信息存儲、歷史記錄查詢等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具有井下車輛檢驗、維修、備品備件等智能化動態管理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5分 |
|
||
建有完善的井上井下輔助運輸管理相關規章制度 |
2 |
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注:若僅采用軌道運輸,則對軌道運輸與輔助管理系統進行綜合測評;若僅采用無軌膠輪車運輸,則對無軌膠輪車運輸與輔助管理系統進行綜合測評;若采用軌道運輸、無軌膠輪車聯合運輸方式,則軌道運輸與無軌膠輪車運輸得分之和乘以0.5,再與輔助運輸管理系統進行加和。驗收煤礦若無相關指標(例如沒有單軌吊),則按缺項指標分值的60%得分。
3. 加分指標
(1)無軌膠輪車或軌道電機車實現常態化無人駕駛,可酌情增加3~5分。
(2)采用混合運輸方式,不同運輸方式之間實現了智能化接駁,實現了轉載點機器人自動裝卸,可酌情增加3~5分。
(七)通風與壓風系統
1. 必備指標
(1)礦井通風方式合理、通風設施齊全,主要通風機實現了一鍵啟停及遠程控制。
(2)礦井主要通風機實現遠程集中監控,局部通風機啟停實現遠程監測。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8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8 I類煤礦通風與壓風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通風 系統
90分 |
礦井主要通風機具有一鍵式啟動、反風、倒機功能(多臺主要通風機的礦井,任何一臺不符合要求都扣分)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5分 |
|
具有完善的通風參數監測裝置和系統,能夠對井下瓦斯濃度、風壓、風速等參數進行實時監測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具有完善的通風參數(風壓、風速、風量等)分析系統,可以對監測數據進行實時分析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過車風門、主要行人風門應實現自動開關,應安裝視頻監控系統、聲光報警器,關鍵通風節點的風窗應實現遠程控制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5分 |
|
||
掘進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實現雙風機、雙電源,并能自動切換,根據環境監測結果實現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等,局部通風機工況參數實現了遠程實時監測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建有智能通風模塊,具備通風網絡動態解算功能,能夠對用風點的需風量進行計算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5分 |
|
||
具有對通風系統進行故障診斷與預測、預警功能 |
9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具有火災、水災、頂板災害等情況下自動顯示或語音提醒井下員工避災路線的功能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能夠實現井下通風狀態的三維動態可視化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
2 |
壓風自救系統
10分 |
在地面建有壓縮空氣站,具備無人值守條件 |
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空氣壓縮機采用變頻調速控制或實現通過自動投切空壓機調節風壓,壓力容器配備溫度傳感器,具備溫度監控功能,對溫度超限進行預警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礦井所有采區避災路線上(采掘工作面范圍內)均應敷設壓風自救管道、供氣閥門、壓風自救裝置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八)供電與供排水系統
1. 必備指標
(1)井下中央變電所、采區變電所實現無人值守。
(2)固定排水作業實現遠程集中控制,中央水泵房、采區水倉實現無人值守。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9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9 I類煤礦供電與供排水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供電 系統
60分 |
礦井高壓供電系統具備智能防越級跳閘保護功能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具有對礦井所有變電所進行實時監控與電力調度的功能 |
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具有供電設備監控數據采集、上傳、分析功能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中央變電所、采區變電所具有火災自動監測與報警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具有供電系統故障診斷、預警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井下主變電所、采區變電所、重要配電點均應設置電力監控系統,實時監測電氣設備運行工況,并實現無人值守,數據接入綜合管控平臺,實現狀態參數實時顯示、巡檢故障錄波儲存、故障分析、智能預警、對用電峰谷電量與能耗統計分析、電能質量監測 |
2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2 |
供排水系統
40分 |
排水系統根據水位進行固定作業點的智能抽排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具備負荷調控或根據水位自動投切水泵功能 |
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供排水系統具備設備故障分析診斷及預警功能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中央水泵房實現遠程集中控制及無人值守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供水系統具備水量、水壓的智能監測與控制功能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5分 |
|
||
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及極復雜礦井,實現排水系統與礦井水文監測系統的智能聯動 |
4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3. 加分指標
中央水泵房、采區變電所采用機器人進行巡檢、作業,可酌情增加1~2分。
(九)安全監控系統
1. 必備指標
(1)根據礦井災害類型,建設有完善的瓦斯災害防治、水災防治、火災防治、頂板災害防治、沖擊地壓防治等災害防治系統。
(2)建設有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雙重預防機制。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10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10 I類煤礦安全監控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瓦斯災害防治
15分 |
建設有完善的瓦斯監測裝置,實現對井下主要作業環境瓦斯濃度變化的實時在線監測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根據瓦斯監測數據對瓦斯積聚區進行智能預測、預警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能夠根據瓦斯監測數據進行瓦斯超限區域智能斷電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實現對瓦斯抽采作業全過程的管控,打鉆視頻智能監控,瓦斯抽采數據進行智能監測、分析、上傳等(若無瓦斯抽采系統則該項取滿分)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能夠根據瓦斯監測數據進行風量、風速智能分析、計算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2 |
水害 防治
10分 |
對主要含水層、井下主要出水點、井下重點密閉、中央水倉等重點部位水文變化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實現監測數據的實時分析與預測、預警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探放水作業實現鉆孔數量、鉆孔位置、鉆孔角度、鉆孔深度、終孔位置、鉆桿鉆進速度信息的數字化,具備數據自動采集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5分 |
|
||
水害監測系統與排水系統實現智能聯動控制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3 |
火災 防治
10分 |
建有束管監測或光纖測溫等自然發火監測預報系統,實現對井下采空區自然發火情況的監測、數據分析及上傳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建設有完善的防滅火系統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在電氣設備、帶式輸送機等易發生火災的區域,設有火災變量監測及防滅火設施,實現火災參數的智能監測、分析,并根據分析處理結果進行智能預測、預警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4 |
頂板災害防治
15分 |
具備礦山壓力監測系統,礦山壓力監測數據能夠實時自動上傳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安裝有頂板離層儀裝置,監測數據實現自動上傳、分析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建有綜采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礦山壓力大數據分析系統,能夠基于監測數據實現礦山壓力的預測與預警 |
7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5分 |
|
||
5 |
沖擊地壓災害防治
10分 |
具備基于微震監測、應力場監測等技術的沖擊地壓監測、預測與預警系統,對沖擊危險區域進行實時監測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具有沖擊地壓數據分析功能,實現沖擊地壓監測數據的智能分析與預測預警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沖擊地壓預測、預警準確率不低于80%,近三年沒有發生過因沖擊地壓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5分 |
|
||
6 |
粉塵災害防治
10分 |
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具備粉塵濃度自動監測裝置,實現對粉塵濃度的實時監測、數據分析、上傳及超限自動報警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礦井粉塵易超限區域設有智能噴霧裝置,具有基于煤塵監測數據的智能降塵功能,且實現遠程集中控制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7 |
綜合防治系統
30分 |
具有完善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防控機制,實現多種災害監測數據的融合共享,以及對煤礦安全態勢的動態評估、預測、預警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具備完善的災害感知預警系統,實現多種監測數據的統一傳輸和分類存儲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具有礦井應急救援工作管理及指揮能力,根據災害監測預警、綜合評估結果,自動調用應急救援預案和避災路線,實現應急救援輔助指揮功能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礦井環境參數的實時監測信息、重點區域的安全狀態實時評估及預警信息具有與人員單兵裝備進行實時互聯的功能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具有監測數據的實時分析功能,并具有對整體和主要采掘機運通系統安全運行狀態進行實時評估的功能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能夠根據災害監測與評估信息自動預測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具有對重大應急事件、重大衛生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管理能力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注:若驗收煤礦不涉及上述部分災害指標,則按缺項指標分值的60%得分。
(十)智能化園區與經營管理系統
1. 必備指標
礦井在地面建有智能指揮中心,實現對井上井下各系統的統一協調管控。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11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11 I類煤礦智能化園區與經營管理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智能化園區
20分 |
在礦井地面建設智能指揮中心,集成智能化指揮、調度、管控、辦公、培訓、展示等功能,實現對井上井下各系統的統一協調管控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建有智能安防、智能車輛管理、智能門禁閘機管理、智能信息發布及個人移動終端管理系統,實現工業設施保障系統的智能決策和數據共享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建有面向礦工的健康管理體系,通過個人穿戴、智能礦燈等多種方式獲取數據,實現員工健康管理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建有智能倉儲系統,具有智能立體庫房等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2 |
生產經營管理系統
80分 |
大專(含)以上學歷人員占全體在冊職工總數的比率大于50% |
10 |
現場查驗,每低于5%扣2分 |
|
具有作業流程標準化管理信息化功能,并實現班組中每個崗位標準作業流程的精確推送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建設有生產計劃及調度管理、生產技術管理、機電設備管理等系統 |
9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生產計劃及調度管理系統應具有生產計劃功能、日常調度管理功能、值班自動化管理功能,實現自動排班及輔助記錄工作日志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機電設備管理系統應具有采掘工作面設備、主煤流運輸系統、輔助運輸系統、供電與供排水系統、通風與壓風系統等設備的健康狀況遠程在線診斷功能,具有定期自動運維管理及配件庫存識別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個系統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生產技術管理系統應具有規程措施編制和審批、技術資料、專業圖紙設計、采掘生產銜接跟蹤、工程進度跟蹤、生產與技術指標、經營指標等無紙化管理功能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礦井經營管理系統應包括辦公自動化管理、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等系統,各系統之間應能交互數據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應包括財務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物資供應管理、倉儲管理等系統,且應提供規范化數據接口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設置有煤礦智能化專職崗位(智能化辦公室等)、專業管理與運維團隊 |
9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建有大型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實現設備、備品備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應建立大型設備運維與管理模型、大型設備檢修及其故障率統計模型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建立大型設備運維及管理模型,合理調整設備檢修及大型耗能設備運轉時間,對主要生產環節設備健康狀況、負荷率、故障停機率、能源消耗等指標進行分析 |
4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十一)指標權重與評價
根據煤礦實際建設情況對煤礦各系統進行逐項打分,各系統考核得分乘以該系統權重并求和,即為井工煤礦智能化建設考核綜合得分,各系統權重見表12所示。
表12 I類煤礦各系統評價指標權重
序號 |
評價指標 |
權重值 |
1 |
信息基礎設施 |
0.0942 |
2 |
地質保障系統 |
0.0622 |
3 |
掘進系統 |
0.1432 |
4 |
采煤系統 |
0.1673 |
5 |
主煤流運輸系統 |
0.0982 |
6 |
輔助運輸系統 |
0.0683 |
7 |
通風與壓風系統 |
0.0893 |
8 |
供電與供排水系統 |
0.0869 |
9 |
安全監控系統 |
0.1306 |
10 |
智能化園區與經營管理系統 |
0.0598 |
四、建設條件II類煤礦評價指標
(一)信息基礎設施
信息基礎設施相關評價指標與智能化建設條件I類煤礦的評價指標相同。
(二)地質保障系統
地質保障系統相關評價指標與智能化建設條件I類煤礦的評價指標相同。
(三)掘進系統
1. 必備指標
(1)礦井煤巷、半煤巖巷的掘進、支護等工藝流程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分層開采工作面底層巷道除外),掘進技術、裝備適應巷道條件。
(2)具有掘進工作面設備、環境智能監測與報警功能。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13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13 II類煤礦掘進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掘進 設備
50分 |
巷道施工作業的掘、支、錨、運等工序全部采用高效機械化或自動化裝備,掘進速度滿足采掘接替要求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采用鉆探、物探等技術與設備對巷道待掘進區域的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瓦斯等進行超前探測,探測距離、速度、精度滿足智能化掘進要求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掘進設備具有自主定位、定姿、定向功能,能夠實現遠程遙控行走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5分 |
|
||
掘進設備具備自動截割功能,能夠實現遠程遙控截割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配備鉆臂、鉆車等支護設備,具有自動鉆孔、工況在線監測及故障診斷等功能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配備巷道臨時支護設備,實現臨時支護機械化作業 |
4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掘進、錨護、運輸等設備具備完善的單機狀態監測和故障自診斷功能,能夠實現設備之間實現信號交互和聯鎖控制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帶式輸送機機尾具備自移功能,能夠實現多部帶式輸送機集中控制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掘進設備運行區域和運輸設備轉動部設置人員接近保護裝置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2 |
集中控制中心
50分 |
建有井下掘進系統集中控制中心或地面集中控制中心 |
8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8分 |
|
掘進頭和各轉載點應設置高清攝像儀,具備視頻增強功能,能夠對掘進頭及生產環境進行準確識別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具備掘進工作面地質信息三維建模功能 |
6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6分 |
|
||
集中控制中心能夠對掘進設備、支護設備、運輸設備等運行參數進行實時監測與控制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集中控制中心能夠實現巷道掘進工作面破巖、運輸等成套設備的“一鍵啟停”控制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具備掘進工作面環境(粉塵、瓦斯等)智能監測與分析功能,具備智能降塵功能,并與掘進裝備實現聯動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具備危險區域人員接近識別與報警功能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3. 加分指標
(1)煤層巷道實現單套設備掘進月進尺超過800m、生產班崗位人員少于10人,可酌情增加2~4分。
(2)掘進設備實現自動行走及糾偏,錨護設備實現自動確定錨護位置、自動打錨桿(索),可酌情增加1~2分。
(3)煤礦所有煤層巷道(含半煤巖巷)均實現了智能快速掘進,按掘進系統評分指標進行評分達到85分以上可酌情增加2~3分。
(四)采煤系統
1. 必備指標
(1)液壓支架配置電液控制系統,采煤機具有記憶截割功能。
(2)地面或井下配置監控中心,具備對工作面設備“一鍵啟停”功能,工作面配置可視化監控系統,實現對采煤機、液壓支架、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供液系統的遠程集中控制。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14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14 II類煤礦采煤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割煤 系統
20分 |
采煤機安裝有位置監測、搖臂角度感知、搖臂調高、油位、油溫、油壓、瓦斯監測等傳感器,傳感器數量、精度滿足智能化要求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3分 |
|
采煤機具備標準網絡接口,開放通訊協議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自主定位、姿態監測、遠程控制、機載無線遙控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運行工況檢測、故障診斷與預警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記憶截割(自適應截割)功能,運行記錄齊全,記憶截割(自適應截割)率大于60% |
3 |
現場查驗,每低于10%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瓦斯、煤塵等感知檢測功能,具備瓦斯監控系統聯動控制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工作面“三角煤”三機協同控制割煤、直線度檢測、防碰撞檢測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薄煤層及傾角大于25°的工作面應配置自動拖纜裝置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2 |
支護 系統
20分 |
液壓支架配備電液控制系統,具備遠程對液壓支架的降、移、升進行控制的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液壓支架具備支護高度、立柱壓力、支護姿態、推移行程等支護狀態監測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液壓支架具備跟機移架功能,自動跟機率達到75%以上 |
3 |
現場查驗,每低于10%扣1分 |
|
||
液壓支架具備自動找直功能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液壓支架具備自動補壓、自動噴霧等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工作面兩端頭、超前區域采用液壓支架進行支護,配置電液控制系統,具有就地控制與遙控控制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支護系統具有壓力超前預警、自動跟機支護、伸縮梁(護幫板)防碰撞等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放頂煤液壓支架采用割煤智能化結合自動放煤或人工輔助干預進行放煤控制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3 |
運輸 系統
20分 |
刮板輸送機采用變頻軟啟動裝置,具有煤流負荷檢測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刮板輸送機具備運行工況監測、鏈條自動張緊、斷鏈停機保護等功能,其正常使用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大于800h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有本地及遠程控制,可實現單臺運輸設備啟??刂?、多臺運輸設備組合一鍵啟??刂频裙δ?/span>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有電動機、減速器及電控系統的運行工況監測與故障診斷等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自移式機尾和轉載機自移系統采用電液控制,具有手動、自動遙控控制功能,實現三機一架協同控制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具備煤量、帶速、溫度等監測功能,具有異物檢測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具備跑偏、堆煤、撕裂、煙霧等保護功能,且能夠正常使用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能夠實現基于煤量監測的智能調速控制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具備電機高溫、減速器軸承高溫、潤滑油高溫、冷卻水流量及壓力不足、輸送帶打滑等故障診斷功能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刮板輸送機卸煤點、轉載機落煤點、帶式輸送機搭接點、采煤機割煤點等安裝有噴霧降塵裝置,實現智能噴霧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4 |
供液、供電系統
20分 |
供液系統具有在線監測功能,可以實現油溫、油位、液位、溫度、壓力、濃度等運行狀態參數自動監測、預警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供液系統具有順序啟停、單啟停、一鍵啟停功能,乳化液泵站控制要具有自動加卸載控制、主從控制、均衡開機等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乳化液泵站應具備進水過濾、高壓反沖洗、自動配液、液位自動控制、乳化液濃度在線監測等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供電系統具有過流、短路、過壓、欠壓、漏電等故障監測和保護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移變、組合開關等具有數據采集、上傳功能,在權限范圍內能夠進行遠程分合閘操作,具備遠程參數整定功能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有沖擊地壓風險的工作面,采用遠距離供液,泵站布置在沖擊地壓風險區域外及停采線外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沖擊地壓礦井采用遠距離供電,集中配電點布置在沖擊地壓風險區域外及停采線外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5 |
集中控制中心
20分 |
綜采工作面設備綜合開機率大于70% |
4 |
現場查驗,每降低10%扣1分 |
|
井下或地面控制中心具備采煤機、液壓支架、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供液系統等遠程集中控制,具有設備運行工況、故障報警等信息顯示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工作面裝備視頻監控系統,具有視頻增強、跟隨采煤機自動切換視頻畫面功能,視頻監控范圍合理,監控畫面清晰、穩定、無卡頓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采煤機搖臂、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及帶式輸送機減速器的工況監測系統增設了潤滑油在線監測系統,具備潤滑故障診斷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4分 |
|
||
配備語音通話系統,具有與回采工作面語音通話的功能 |
1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薄及中厚煤層工作面內實現常態化無人操作 |
3 |
0人得滿分,1~2人得2分,3人及以上不得分 |
|
||
厚及特厚煤層綜采工作面內正常采煤作業過程中實現常態化少人作業,每班作業人員不超過5人 |
3 |
5人得滿分,6~8人得2分,9人及以上不得分 |
|
||
綜放工作面實現智能化輔助放頂煤作業,在正常的采放作業過程中,每班工作面同時作業人員不超過7人 |
3 |
7人得滿分,8~10人得2分,11人及以上不得分 |
|
注:驗收煤礦相關開采方法項(放頂煤、大采高等)按相關指標進行評分,未涉及的開采方法指標按滿分計算;若驗收煤礦不涉及沖擊地壓災害,則按缺項指標分值的60%得分。
3. 加分指標
(1)實現基于動態地質模型的智能化采煤,或者實現基于5G+VR的遠程可視化采煤,可酌情增加3~5分。
(2)礦井所有采煤工作面(2個及以上)均實現智能化開采,按采煤工作面評分指標進行評分達到85分以上,可酌情增加2~3分。
(五)主煤流運輸系統
主煤流運輸系統相關評價指標與智能化建設條件I類煤礦的評價指標相同。
(六)輔助運輸系統
輔助運輸系統相關評價指標與智能化建設條件I類煤礦的評價指標相同。
(七)通風與壓風系統
通風與壓風系統相關評價指標與智能化建設條件I類煤礦的評價指標相同。
(八)供電與供排水系統
供電與供排水系統相關評價指標與智能化建設條件I類煤礦的評價指標相同。
(九)安全監控系統
安全監控系統相關評價指標與智能化建設條件I類煤礦的評價指標相同。
(十)智能化園區與經營管理系統
1. 必備指標
礦井在地面建有智能指揮中心,實現對井上井下各系統的統一協調管控。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15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15 II類煤礦智能化園區與經營管理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智能化園區
20分 |
在礦井地面建設智能指揮中心,集成智能化指揮、調度、管控、辦公、培訓、展示等功能,實現對井上井下各系統的統一協調管控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5分 |
|
建有智能安防、智能車輛管理、智能門禁閘機管理、智能信息發布及個人移動終端管理系統,實現工業設施保障系統的智能決策和數據共享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2 |
生產經營管理系統
80分 |
大專(含)以上學歷專業技術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率大于40% |
10 |
現場查驗,每低于5%扣2分 |
|
具有標準作業流程管理信息化功能 |
6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6分 |
|
||
建設有生產計劃及調度管理、生產技術管理、機電設備管理等系統 |
9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生產計劃及調度管理系統應具有生產計劃及日常調度管理功能,具備值班自動化管理功能,實現自動排班及輔助記錄工作日志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機電設備管理系統應具有采掘工作面設備、主煤流運輸系統、輔助運輸系統、供電與供排水系統、通風與壓風系統等設備的健康狀況遠程在線診斷功能,應具有定期自動運維管理及配件庫存識別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個系統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生產技術管理系統應具有規程措施編制和審批、技術資料、專業圖紙設計、采掘生產銜接跟蹤、工程進度跟蹤、生產與技術指標、經營指標等無紙化管理功能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礦井經營管理系統應包括辦公自動化管理、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等系統,各系統之間應能交互數據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應包括財務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物資供應管理、倉儲管理等系統,且應提供規范化數據接口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設置有煤礦智能化專職崗位(智能化辦公室等)、專業管理與運維團隊 |
9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礦井決策支持系統應能夠對生產系統和管理系統數據進行融合,且應能建立數據分析模型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建立大型設備運維及管理模型,合理調整設備檢修及大型耗能設備運轉時間,對主要生產環節設備健康狀況、負荷率、故障停機率、能源消耗等指標進行分析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5分 |
|
(十一)指標權重與評價
根據煤礦實際建設情況對煤礦各系統進行逐項打分,各系統考核得分乘以該系統權重并求和,即為井工煤礦智能化建設考核綜合得分,各系統權重見表16所示。
表16 II類煤礦各系統評價指標權重
序號 |
評價指標 |
權重值 |
1 |
信息基礎設施 |
0.1042 |
2 |
地質保障系統 |
0.0522 |
3 |
掘進系統 |
0.1432 |
4 |
采煤系統 |
0.1773 |
5 |
主煤流運輸系統 |
0.0982 |
6 |
輔助運輸系統 |
0.0683 |
7 |
通風與壓風系統 |
0.0893 |
8 |
供電與供排水系統 |
0.0869 |
9 |
安全監控系統 |
0.1406 |
10 |
智能化園區與經營管理系統 |
0.0398 |
五、建設條件III類煤礦評價指標
(一)信息基礎設施
1. 必備指標
(1)礦井主干網絡傳輸速率應不低于1000Mbps,地面環網與井下環網分別布設,生產系統、安全監控系統獨立組網(不共用同一芯光纖),滿足網絡傳輸速率與安全要求。
(2)礦井建有數據中心,滿足礦井數據服務與安全要求。
(3)礦井建有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滿足最大靜態定位誤差不大于3m,最大動態定位誤差不大于10m的要求。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17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17 III類煤礦信息基礎設施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通信 網絡
40分 |
有線主干網絡采用1000Mbps及以上通信網絡,采用冗余環形結構,新建礦井有線主干網絡采用自主可控技術與裝備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核心設備采用三層交換機,具備路由、冗余功能,新建礦井核心設備采用自主可控技術與裝備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礦井地面網絡與井下環網分別布設,具備診斷功能,具有網絡流量管理及網絡拓撲自動生成功能,網絡自愈時間小于50ms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支持光纖多模、單模、超五類雙絞線等多種傳輸介質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井上井下采用4G/5G/wifi6主流無線通信技術,滿足無線通信要求 |
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無線網絡覆蓋主要運輸大巷、進風大巷、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等區域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無線通信系統可接入基站容量滿足礦井無線通信全覆蓋的最低要求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配備移動終端數量滿足井下班組長以上管理和技術人員、安檢員、瓦檢員等需求;終端支持語音通話、視頻通話、聯網功能,移動終端待機時間不小于10個小時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有線主干網絡與無線主干網絡相互聯通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不同制式通信網絡均能通過其通信網關實現終端節點基于IPv4或IPv6進行網絡層級訪問,實現本網絡制式到以太網協議的標準化轉換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備網絡安全防護功能,實現專網與外網、控制網與管理網的隔離,網絡防火墻具備網絡入侵監測功能,主要系統滿足網絡安全等級保護二級;針對重要的三級系統,具備主動防御、可信驗證、攻擊檢測功能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2 |
數據中心與服務
40分 |
公有云或混合云具備云端實例(云服務器)在線管理,具備實例的集群功能,具備云端實例的網絡路由自動指向功能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5分 |
|
公有云或混合云具備非結構化和結構化數據存儲能力,且存儲容量可實時彈性擴展,滿足存儲要求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私有云可在線增加硬件存儲資源,滿足存儲要求,配有云服務人員,新建礦井應采用自主可控先進技術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私有云具備異地災備配置(若大型煤炭集團統一建立災備配置,下屬煤礦可不用單獨建立災備配置),具備UPS電源,后備時間不小于2h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視頻監控信息存儲系統容量不少于30天的累計信息量,其他信息存儲系統容量不少于1年的累計信息量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服務器計算能力、存儲能力滿足信息采集與分類存儲要求,具備UPS電源,后備時間不小于2h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建立統一的數據資產管控體系和數據治理系統,統一數據標準,礦井主要業務過程實現了數字化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用行業統一的數據交換標準規范協議,滿足為煤礦主要業務系統提供數據服務的要求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數據機房具有環境動態監測系統,具有災害自動報警功能,采用自主可控設備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數據中心具備信息安全防護功能,網絡安全滿足等保二級要求;重要的三級系統,具備主動防御、可信驗證、攻擊檢測功能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3 |
綜合管控平臺
20分 |
建立統一的系統接口標準,基于統一I/O采集服務設計與實現,自主適配標準工控設備,提供二次開發工具,可通過簡單編程實現對非標準設備系統、語音設備系統和流媒體視頻監控等設備系統的標準集成,具有冗余采集和容錯機制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具有綜合監控中心,對“采、掘、機、運、通”等主要生產環節、井下環境、人員位置等安全生產實時信息進行綜合集成、聯動控制與可視化展示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有大數據平臺,主要功能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服務、數據管控,將礦井監測監控類系統、生產執行類系統、經營管理類系統的數據全面場景化接入,實現分析決策與可視化展示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根據監測與分析計算結果,進行異常信息報警,能夠將異常信息自動通過電話語音或短信通知相關人員,實現預警、指揮調度與協同控制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備專業數據采集軟件、數據庫軟件、數據集成軟件、工業控制SCADA軟件、操作系統軟件、虛擬化軟件、網絡管理軟件、防病毒軟件等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25分 |
|
||
具有基于虛擬化技術或本地數據中心的應用平臺,應用軟件在應用平臺中各自獨立部署運行,應用軟件使用標準統一和開放的數據接口進行數據應用和交互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應建有人員位置精準定位系統,滿足最大靜態定位誤差不大于0.3m,最大動態定位誤差不大于7.3m;其它區域滿足最大靜態定位誤差不大于3m,最大動態定位誤差不大于10m的要求。能夠與安全監控、應急廣播等實現聯動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可選用一種云服務方式,并滿足要求。
3. 加分指標
在井上井下(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建立了完善的5G/F5G通信網絡,實現了移動目標、控制信息、監測信息、視頻信息等的穩定、可靠傳輸,可酌情增加2~4分。
(二)地質保障系統
1. 必備指標
(1)具備完善的地質探測技術與裝備,地質數據、工程數據實現了數字化存儲。
(2)建有地質信息數據庫,能夠為煤礦其它業務系統提供地理信息服務。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18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18 III類煤礦地質保障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勘探技術與裝備
40分 |
采用智能地質探測設備,能夠最大程度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提高勘探數據的精度與廣度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地質探測設備具備數據自動采集與上傳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地質探測結果的精度滿足地質模型構建需求 |
4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地質數據、工程數據實現了數字化存儲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實現礦井待開采(掘進)區域的含煤地層結構、地質構造、煤層及其頂板和底板巖層巖性、厚度、礦井瓦斯和水富集區的勘探,探測數據實現數字化存儲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2 |
地質建模及應用
60分 |
具備地質數據建模、地質數據可視化等功能,礦井地質數據能夠用可視化的方式直觀的展示出來 |
1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6分 |
|
空間數據庫的數據結構、數據接口等滿足為多系統提供數據共享的要求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支持C/S、B/S架構的空間信息可視化系統,對空間數據、屬性數據以及時態數據進行存儲、轉換、管理、查詢、分析和可視化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地質模型的精度滿足智能化采煤、智能化掘進、智能化通風、智能化安全監控等系統的需要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5分 |
|
||
系統采用統一虛擬化資源池部署,使用云管理系統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系統能夠對礦井地質數據進行關聯分析,并用可視化的方式進行直觀的展示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系統具有地質信息、工程信息統計分析功能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系統數據存儲容量不少于5T,具有數據管理和并行計算能力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系統具備三維空間信息分析及歷史數據查閱、分析功能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具備基于地質模型與工程數據模型對煤礦地層、地質構造、煤層、煤質、瓦斯、水文地質和其它地質條件、地質特征及變化規律進行展示功能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三)掘進系統
1. 必備指標
(1)礦井煤巷、半煤巖巷的掘進工藝流程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分層開采工作面底層巷道除外),掘進技術、裝備適應巷道條件。
(2)具有掘進工作面環境智能監測與報警功能。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19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19 III類煤礦掘進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掘進 設備
50分 |
巷道施工作業的掘、支、錨、運等工序全部采用高效機械化或自動化裝備,掘進速度滿足采掘接替要求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采用鉆探、物探等技術與設備對巷道待掘進區域的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等進行超前探測,探測距離、速度、精度滿足智能化掘進要求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掘進設備具有自主定位、定向功能,能夠實現遠程遙控行走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配備巷道臨時支護設備,實現臨時支護機械化作業 |
6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6分 |
|
||
采用自動化鉆錨功能鉆臂,實現錨桿、錨索全斷面機械化支護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掘進、錨護、運輸等設備具備完善的單機狀態監測和故障自診斷功能,能夠實現設備之間實現信號交互和聯鎖控制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帶式輸送機機尾具備自移功能,能夠實現多部帶式輸送機集中控制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掘進設備運行區域和運輸設備轉動部設置人員接近保護裝置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2 |
集中控制中心
50分 |
建有井下掘進系統集中控制中心或地面集中控制中心 |
6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6分 |
|
掘進頭和各轉載點應設置高清攝像儀,具備視頻增強功能,能夠對掘進頭及生產環境進行準確識別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5分 |
|
||
集中控制中心能夠對掘進設備、支護設備、運輸設備等運行參數進行實時監測與控制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集中控制中心能夠實現巷道掘進工作面破巖、運輸的單機可視化操控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具備掘進工作面環境(粉塵、瓦斯等)智能監測和分析功能,實現智能噴霧降塵與掘進設備實現聯動控制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具備危險區域人員接近識別與報警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3. 加分指標
(1)煤層巷道實現單套掘進設備月進尺超過400m、生產班崗位人員少于12人,可酌情增加2~4分。
(2)掘進設備實現自動行走及糾偏,錨護設備實現自動確定錨護位置、自動打錨桿(索),可酌情增加1~2分。
(3)煤礦所有煤層巷道(含半煤巖巷)均實現了智能快速掘進,按智能掘進系統評分達到85分以上,可酌情增加2~3分。
(四)采煤系統
1. 必備指標
(1)液壓支架配置電液控制系統,采煤機具有記憶截割功能。
(2)地面或井下配置監控中心,具備對工作面設備“一鍵啟停”功能,工作面配置可視化監控系統,實現對采煤機、液壓支架、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供液系統的遠程集中控制。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20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20 III類煤礦采煤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割煤 系統
20分 |
采煤機安裝有位置監測、搖臂角度感知、搖臂調高、油位、油溫、油壓、瓦斯監測等傳感器,傳感器數量、精度滿足智能化要求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3分 |
|
采煤機具備標準網絡接口,開放通訊協議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自主定位、姿態監測、遠程控制、機載無線遙控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運行工況檢測、故障診斷與預警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記憶截割功能,記憶截割率大于50% |
3 |
現場查驗,每低于10%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瓦斯、煤塵等感知檢測功能,具備瓦斯監控系統聯動控制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具備工作面“三角煤”三機協同控制割煤功能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薄煤層及傾角大于25°的工作面應配置自動拖纜裝置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2 |
支護 系統
20分 |
液壓支架配備電液控制系統,具備遠程對液壓支架的降、移、升進行控制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液壓支架具備支護高度、立柱壓力、支護姿態、推移行程等支護狀態監測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液壓支架具備跟機自動移架、自動推溜功能,自動跟機率達到60%以上 |
3 |
現場查驗,每低于10%扣1分 |
|
||
液壓支架具備自動找直功能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液壓支架具備自動補壓、自動噴霧等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工作面兩端頭、超前區域采用液壓支架進行支護,配置電液控制系統,具有就地控制與遙控控制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支護系統具有壓力超前預警、自動超前跟機支護、伸縮梁(護幫板)防碰撞等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放頂煤液壓支架采用割煤智能化結合自動放煤或人工輔助干預進行放煤控制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3 |
運輸 系統
20分 |
刮板輸送機采用變頻軟啟動裝置,具有煤流負荷檢測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刮板輸送機具備運行工況監測、鏈條自動張緊、斷鏈停機保護等功能,其正常使用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大于800h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有本地及遠程控制,可實現單臺運輸設備啟??刂?、多臺運輸設備組合一鍵啟??刂频裙δ?/span>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有電動機、減速器及電控系統的運行工況監測與故障診斷等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自移式機尾和轉載機自移系統采用電液控制,具有手動、自動遙控控制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具備煤量、帶速、溫度等監測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具備跑偏、堆煤、撕裂、煙霧等保護功能,且能夠正常使用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能夠實現基于煤量監測的智能調速控制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順槽可伸縮帶式輸送機具備電機高溫、減速器軸承高溫、潤滑油高溫、冷卻水流量及壓力不足、輸送帶打滑等故障診斷報警功能 |
1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刮板輸送機卸煤點、轉載機落煤點、帶式輸送機搭接點、采煤機割煤點等安裝有噴霧降塵裝置,實現智能噴霧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4 |
供液、供電系統
20分 |
供液系統具有在線監測功能,可以實現油溫、油位、液位、溫度、壓力、濃度等運行狀態參數自動監測、預警功能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供液系統具有順序啟停、單啟停、一鍵啟停功能,乳化液泵站控制要具有自動加卸載控制、主從控制、均衡開機等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4分 |
|
||
乳化液泵站具備進水過濾、高壓反沖洗、自動配液、液位自動控制、乳化液濃度在線監測等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4分 |
|
||
供電系統具有過流、短路、過壓、欠壓、漏電等故障監測和保護功能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移變、組合開關等具有數據采集、上傳功能,在權限范圍內能夠進行遠程分合閘操作,具備遠程參數整定功能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有沖擊地壓風險的工作面,采用遠距離供液,泵站布置在沖擊地壓風險區域外或停采線外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沖擊地壓礦井采用遠距離供電,配電點布置在沖擊地壓風險區域外或停采線外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5 |
集中控制中心
20分 |
井下和地面控制中心具備采煤機、液壓支架、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供液系統等遠程集中控制,具有設備運行工況、故障報警等信息顯示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5分 |
|
工作面裝備視頻監控系統,具有視頻增強、跟隨采煤機自動切換視頻畫面,視頻監控范圍合理,監控畫面清晰、穩定、無卡頓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采煤機搖臂、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及帶式輸送機減速器的工況監測系統增設了潤滑油在線監測系統,具備潤滑故障診斷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6分 |
|
||
配備語音通話系統,具有與回采工作面語音通話的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薄及中厚煤層工作面實現常態化少人開采,每班作業人員不超過3人 |
3 |
3人以下得滿分,4~8人得2分,9人及以上不得分 |
|
||
厚及特厚煤層綜采工作面實現常態化少人開采,每班作業人員不超過10人 |
3 |
10人以下得滿分,11~15人得2分,16人及以上不得分 |
|
||
綜放工作面實現智能化輔助放頂煤作業,在正常的采放作業過程中每班作業人員不超過12人 |
3 |
12人以下得滿分,13~17人得2分,18人及以上不得分 |
|
注:驗收煤礦相關開采方法項(放頂煤、大采高等)按上述指標進行評分,未涉及的開采方法指標按滿分計算;若驗收煤礦不涉及沖擊地壓災害,則按缺項指標分值的60%得分。
3. 加分指標
(1)實現基于動態地質模型的智能化采煤,或者實現基于5G+VR的遠程可視化采煤,可酌情增加3~5分。
(2)礦井所有采煤工作面(2個及以上)均實現智能化開采,按采煤工作面評分指標驗收得分大于85分,可酌情增加2~3分。
(五)主煤流運輸系統
1. 必備指標
(1)采用帶式輸送機作為礦井的主煤流運輸設備,實現單機自動控制、遠程集中控制。
(2)采用立井箕斗進行煤炭提升,具備對提升速度、提升重量等進行遠程實時在線監測。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21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21 III類煤礦主煤流運輸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帶式輸送機運輸系統
100分 |
帶式輸送機運輸系統相關設備能通過現場工業總線實現互聯互通,能夠與煤礦綜合管控平臺實現智能聯動,實現無人值守作業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單條帶式輸送機具備完善的傳感器、執行器及控制器,實現單臺設備的自動控制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5分 |
|
||
帶式輸送機采用變頻或CST等軟啟動方式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
具備完善的綜合保護裝置,能夠根據監測結果實現綜合保護裝置的智能聯動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給煤點設計合理,實現膠帶輸送機安全運行,裝載、卸載位置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具備煤流平衡功能 |
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多條帶式輸送機搭接實現集中協同控制,具備語音預警功能,可實現集中控制、就地控制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集控系統具備各部帶式輸送機驅動部電機電流、溫度、振動以及減速器軸承溫度、潤滑油溫度等參數的實時采集、狀態監測、故障在線診斷與預警、運行效率分析等功能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具備主煤流運輸系統環境監測預警功能,實現煙霧、粉塵、溫度等的智能監測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5分 |
|
||
2 |
立井提升系統
100分 |
立井提升系統具有智能裝載與卸載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立井提升系統能夠與煤倉放煤系統進行智能聯動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
立井提升系統具有精確定量裝載功能,具有防重裝、過裝保護功能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箕斗載重實現在線監測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
鋼絲繩采用專用設備進行定期監測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
立井提升系統安裝堆煤保護、視頻監控等裝置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7.5分 |
|
||
配備數字化控制系統,實時采集、傳輸高低壓控制柜、主電機等重點部位的電流、電壓等信息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7.5分 |
|
||
具備智能綜合保護系統,能夠對提升速度、提升重量等進行遠程實時在線監測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7.5分 |
|
注:若煤礦僅采用帶式輸送機作為主煤流運輸系統,則僅考核帶式輸送機相關指標;若煤礦采用帶式輸送機、箕斗聯合運輸,則帶式輸送機運輸系統、立井提升系統的得分各占50%。
(六)輔助運輸系統
1. 必備指標
(1)采用無軌膠輪車、單軌吊、電機車等合理的輔助運輸方式。
(2)輔助運輸車輛實現了精準定位,機車狀態信息實現了自動采集。
2. 評分指標
按照表22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22 III類煤礦輔助運輸系統評分指標
序號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軌道 運輸
80分 |
單軌吊采用點到點運輸物資,實現輔助駕駛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副立井提升系統實現載重在線監測,鋼絲繩采用專用設備進行定期監測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運輸車輛具備無線移動通信功能,實現車輛精準定位(靜態定位精度0.3m、動態定位精度7.3m)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實現車輛運行狀態參數的智能監測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
具備車載視頻、語音通話、應急呼救等功能,實現相關信息的智能采集 |
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集中裝載點、上下人站點、檢修硐室等實現視頻監控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主要運輸線路的道岔、阻車器等安全設施實現遠程控制、司機遙控等,機車通過風門可實現司機遙控或自動控制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5分 |
|
||
巷道口、硐室口、彎道處實現聲光報警 |
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主要軌道運輸提升斜巷具有防跑車裝置,與提升絞車連鎖自動控制、自動報警、自動停車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絞車房、各車場和跑車防護裝置實現視頻監控 |
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連續牽引絞車具備斷繩自動阻車功能,連續牽引絞車保護設施實現自動監測、自動報警、自動停車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90kW以上的絞車具有運行狀態監測、異常報警、停車等功能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2 |
無軌膠輪車運輸
80分 |
運輸車輛具備無線移動通信功能,實現車輛精準定位(靜態定位精度0.3m、動態定位精度7.3m)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7.5分 |
|
具有車輛運行狀態參數監測(超速、路徑偏離報警、運動軌跡等)功能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無軌膠輪車具備智能安全預警系統,具有人員及設備接近防撞預警、防疲勞駕駛、超速預警等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5分 |
|
||
重要運輸交叉路口、運輸區域實現闖紅燈、超速等違章行為自動記錄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
巷道設置膠輪車自動失速保護裝置 |
1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5分 |
|
||
集中裝載點、上下人站點、加油檢修硐室等實現視頻監控 |
1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3 |
輔助運輸管理系統
20分 |
運輸物資建立編碼體系,實現物資運輸的集裝化 |
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建有輔助運輸管理模塊,對井下運輸車輛、交通狀態進行監測、分析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輔助運輸管理模塊實現運輸設備、運輸信號等動態模擬展示,信息存儲與歷史記錄查詢等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5分 |
|
||
具有井下車輛檢驗、維修、備品備件等智能化動態管理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5分 |
|
||
建有完善的井上井下輔助運輸管理相關規章制度 |
2 |
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注:若僅采用軌道運輸,則對軌道運輸與輔助管理系統進行綜合測評;若僅采用無軌膠輪車運輸,則對無軌膠輪車運輸與輔助管理系統進行綜合測評;若采用軌道運輸、無軌膠輪車聯合運輸方式,則軌道運輸與無軌膠輪車運輸得分之和乘以0.5,再與輔助運輸管理系統進行加和。驗收煤礦若無相關指標(例如沒有單軌吊),則按缺項指標分值的60%得分。
3. 加分指標
(1)無軌膠輪車實現常態化無人駕駛,可酌情增加3~5分。
(2)混合運輸方式,不同運輸方式之間實現了智能化接駁,可酌情增加3~5分。
(七)通風與壓風系統
通風與壓風系統相關評價指標與智能化建設條件I類煤礦的評價指標相同。
(八)供電與供排水系統
供電與供排水系統相關評價指標與智能化建設條件I類煤礦的評價指標相同。
(九)安全監控系統
安全監控系統相關評價指標與智能化建設條件I類煤礦的評價指標相同。
(十)智能化園區與經營管理系統
智能化園區與經營管理系統相關評價指標與智能化建設條件II類煤礦的評價指標相同。
(十一)指標權重與評價
指標權重與評價和智能化建設條件II類煤礦的評價指標相同。
第二部分 智能化露天煤礦
智能化露天煤礦評價結果分為:高級智能化示范煤礦(綜合評分值≥90分)、中級智能化示范煤礦(綜合評分值75~90分,不含90分)、初級智能化示范煤礦(綜合評分值60~75分,不含75分)。
一、必備指標
1. 卡車應具有防碰撞預警功能。
2. 建有邊坡監測系統,具備邊坡安全監測、預警功能。
二、評分指標
表23 智能化露天煤礦評分指標
序號 |
項目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信息基礎設施
10分 |
通信網絡 3分 |
礦井部署4G/5G/WiFi6無線通信網絡 |
1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核心網絡設備應采用三層交換機,具備路由、冗余功能,核心網絡設備支持IPv6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礦區主干網絡傳輸帶寬不低于10000Mbps,有線主干網絡與無線主干網絡相互連通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數據中心 3分 |
云計算平臺支持常用標準IP通信接口,可通過標準各類IP通信網關與傳統PSTN、PLMN網絡互聯互通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采用虛擬化或云計算技術,提供基礎計算、存儲、網絡及管理等服務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具有結構化或者非結構化數據存儲功能,且存儲容量可實現彈性擴展,滿足存儲需求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具備專業數據庫軟件、虛擬化軟件、網絡管理軟件、防病毒軟件等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操作系統、數據庫、大數據平臺等基礎軟件應兼容、可靠、安全、抗干擾,具有標準接口,同時具備二次開發條件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具備網絡安全防護功能,實現專網與外網、控制網與管理網的隔離,網絡防火墻具備網絡入侵監測功能,網絡安全滿足等保二級要求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露天煤礦智能綜合管控平臺 4分 |
實現露天煤礦各系統接口標準統一,對露天煤礦“采剝、運輸、供電、調度”等全環節、全周期、全過程實時數據進行統一采集、存儲、管理、分析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有完善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雙重預防機制,實現邊坡、水害等多種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救援指揮調度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智能綜合管控平臺應支持大屏顯示、PC端顯示和移動端顯示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2 |
礦山設計
10分 |
地質保障 4分 |
建立資源儲量管理系統,實現地質信息管理 |
1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使用立體化地質勘探技術,準確探測和獲取地質信息,實現基于多源數據的綜合地質建模,地質模型實現三維可視化,工程量精度誤差小于3%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建立智能化測量管理系統,實現地形數據采集、三維點云或實景模型構建、測量信息三維可視化展示、工程量計算等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穿孔爆破設計 2分 |
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具備繪制露天煤礦穿孔爆破設計圖的能力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實現爆破作業信息化管理,實現鉆機傳感器數據、視頻音頻資料、人員與設備管理數據、測量數據、穿孔爆破設計圖紙等數據的隨時查閱和調用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建立智能化爆破三維設計系統,具備爆破參數智能設計、爆破效果智能模擬預測功能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采礦設計 4分 |
應用相關三維采礦設計軟件建立三維采礦模型,具備輔助完成露天煤礦生產計劃設計的能力,可實現開采境界、開采程序、排土場等優化設計功能,以相關設計報告及三維開采模型成果為準 |
1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在三維采礦設計軟件中實現虛擬開采,具備三維模擬剝采排工程短期和中長期時空動態演化過程、同步生成工程量報表、按工程位置或年度報告各煤層含矸率和發熱量等主要煤質信息的功能,輔助完成采剝進度計劃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建立露天采礦智能設計系統,實現開采境界、開采工藝系統、開采程序、開拓運輸系統的綜合優化及智能決策,實現中長期開采計劃的自動排產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3 |
智能穿爆
10分 |
智能穿爆10分 |
實現鉆機智能精準定位、炮孔設計參數自主接收、自動布孔、護孔、測孔、隨鉆測量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實現鉆機運行狀態參數實時監測、異常報警、故障智能診斷、故障預測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實現炮孔傾角、深度、孔溫等炮孔參數的自動化采集,替代人工測量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具備爆破警戒區域的遠程監控和及時預警功能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實現炸藥混裝車輛自動尋孔和裝藥機構與炮孔的自動精準對接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實現炮孔裝藥結構的精準控制和藥量的自動精準計量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4 |
礦山工程
50分 |
單斗—卡車間斷工藝 50分 |
單斗挖掘機具備智能遠程操控功能 |
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實現單斗挖掘機智能精準定位、軌跡回放、鏟齒健康狀態監測及預警、能耗監測、運行狀態參數實時監測異常報警、故障診斷、故障預測功能 |
7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實現卡車防碰撞、防疲勞駕駛、超速報警等安全保障功能;實現胎壓、能耗、運行狀態參數實時監測異常報警、故障診斷、故障預測功能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建立卡車智能調度管理系統,實現自動精確計量、調度—終端通信、智能配車、高精地圖顯示、路徑智能規劃、智能導航、軌跡回放、調度圖表、統計查詢、系統運行數據分析報告等功能 |
10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實現車聯網,具備單斗挖掘機—無人駕駛卡車協同作業功能 |
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無人駕駛卡車應具備障礙識別、自主分析、自動避障、遠程應急接管等功能 |
10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0分 |
|
|||
推土機實現走行安全預警、運行狀態監測及預警、自主保護、遠程可視化監控、遠程操控功能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半連續工藝 50分 |
單斗挖掘機具備智能遠程操控功能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實現單斗挖掘機智能精準定位、軌跡回放、鏟齒健康狀態監測及預警、能耗監測、運行狀態參數實時監測異常報警、故障診斷、故障預測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實現卡車防碰撞、防疲勞駕駛、超速報警等安全保障功能;實現胎壓、能耗、運行狀態參數實時監測異常報警、故障診斷、故障預測功能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建立卡車智能調度管理系統,實現自動精確計量、調度—終端通信、智能配車、高精地圖顯示、路徑智能規劃、智能導航、軌跡回放、調度圖表、統計查詢、系統運行數據分析報告等功能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實現車聯網,具備單斗挖掘機—無人駕駛卡車協同作業功能 |
3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3分 |
|
|||
無人駕駛卡車應具備障礙識別、自主分析、自動避障、遠程應急接管等功能 |
8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破碎站實現溫度、壓力、油位等運行參數的在線實時監測,具備異常信號報警功能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破碎機具備斷電、過載、失速、堵料、卡料反轉等狀態實時監測、自主保護功能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實現破碎站、帶式輸送機、排土機等設備實時能耗的自動化計量,數據異常自主預警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給料機實現無極調速,具備過載、失速等異常情況自主分析調節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破碎站(包括半移動和自移動)具備遠程智能操控功能,實現無人值守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建立帶式輸送機遠程視頻監控、運行狀態在線監測及預警系統,實現堵料、打滑、拉繩、撕裂、跑偏、溫度、振動、功率等數據的接入與預警保護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排土機實現走行安全預警、運行狀態監測及預警、自主保護、遠程可視化監控、遠程操控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具備料倉物料量、溫度、可燃性氣體濃度的實時監測預警功能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建立多機協同智能操作系統,具備包括單斗挖掘機—破碎站自主協同、卡車—破碎站自主協同、破碎站—帶式輸送機自主協同等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建立無人巡檢系統,具備自動行走、自主定位,溫度、煙霧、異常聲音等環境要素感知,料流速度實時監測,物料分布狀態實時監測,視頻回放,異常狀態識別及自動報警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實現工作區域人員定位及智能識別,具備非工作人員闖入及時報警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半連續工藝系統中的破碎站、帶式輸送機和排土機等可實現一鍵啟停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全連續工藝 50分 |
輪斗挖掘機、轉載機、排土機等設備實現能耗、溫度、壓力、油位等全方位運行參數的實時監控,具備安全預警、運行狀態監測及預警、可視化遠程監控、遠程操控、無人值守功能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實現輪斗挖掘機、轉載機、排土機的精準定位、多機聯動、自動對中功能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實現輪斗挖掘機、排土機、轉載機的糾偏控制、滑轉率控制、防傾翻控制及功率自動匹配控制功能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輪斗挖掘機具備斗齒健康狀態監測及預警、整機穩定性監測、自適應記憶切割、自動駕駛、自主保護功能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建立帶式輸送機遠程視頻監控、運行狀態在線監測及預警系統,實現堵料、打滑、拉繩、撕裂、跑偏、溫度、振動、功率等數據的接入與預警保護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具備料倉物料量、溫度、可燃性氣體濃度的實時監測預警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建立多機協同智能操作系統,具體包括輪斗挖掘機—轉載機智能協同、輪斗挖掘機—帶式輸送機智能協同、轉載機—帶式輸送機智能協同、帶式輸送機—排土機智能協同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實現輪斗挖掘機、轉載機、排土機等設備故障的在線監測、自主分析診斷、預測功能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建立無人巡檢系統,具備自動行走、自主定位,溫度、煙霧、異常聲音等環境要素感知,料流速度實時監測,物料分布狀態實時監測,視頻回放,異常狀態識別及自動報警功能 |
7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實現工作區域工作人員定位及智能識別,具備非工作人員闖入及時報警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連續開采工藝系統可實現一鍵啟停功能 |
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5分 |
|
|||
拉斗鏟倒堆工藝 50分 |
拋擲爆破采用無人機、遠程攝像頭等技術實現爆破警戒區域的遠程監控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拋擲爆破應用相關軟件,具備基于歷史數據統計的模擬仿真功能,實現方案施行效果的預估,提高工程的控制能力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拋擲爆破應用激光掃描儀、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等,實現拋擲爆破的三維建模,為爆破優化設計提供依據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拋擲爆破構建專門的資料電子管理檔案,實現人員與設備數據、穿孔爆破設計方案、設計圖紙等信息的電子化查詢與展示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拉斗鏟電氣系統故障自動報警 |
6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6分 |
|
|||
拉斗鏟具備作業工作面和行走路線的坡度檢測功能 |
4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拉斗鏟實現作業盲區高清視頻監控 |
4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拉斗鏟具備自動滅火系統 |
4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拉斗鏟具備監控各部動態運行參數功能,如運行小時、油泵壓力、供氣壓力、溫度等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利用北斗等技術實現拉斗鏟位置的動態實時監測功能,實現設備精準定位 |
4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4分 |
|
|||
5 |
智能輔助
10分 |
數字孿生體 3分 |
建立智能礦山數字孿生系統,實現礦山地測采、地面生產系統及輔助設施數字模型的集成、一體化展示及與工程檔案的關聯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通過數字孿生體與集控系統的融合,實現工程溯源和虛實映射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邊坡 2分 |
邊坡監測預警報警功能應接入調度中心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采場、排土場危險邊坡實現在線實時監測 |
0.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具有監測數據綜合分析、預警報警功能的邊坡監測能力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防排水 1.5分 |
排水泵站應具有水位自動監測功能和根據水位情況自動選擇水泵啟停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排水泵站應具備集中監控、無人值守功能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對集水坑、水池水量進行實施監控,實現根據水量自動抽排水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防滅火 1分 |
建立煤層自燃監測系統,實現對采場煤層溫度的監測及預警功能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指標性氣體監測,實現溫度和氣體的遠程監測功能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道路養護 1分 |
實現路面平整度、粉塵濃度監測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實現道路養護設備運行狀態監測及預警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供配電 1.5分 |
變電所應具備集中監控、無人值守功能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供配電系統具備智能開關和關鍵負荷電纜的測溫、報警、自動防滅火功能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露天煤礦主變電所配備智能巡檢機器人 |
0.5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6 |
管理與決策
6分 |
生產信息管理 2分 |
實現生產計劃、設備維修、工程質量、材料消耗、設備運維和配件庫存信息管理、輔助分析和預測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經營信息管理 2分 |
實現銷售和采購、資金信息和經營指標、投資和成本信息管理、輔助分析和預測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決策支持管理 2分 |
實現生產信息、經營信息和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的輔助分析、預測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7 |
智能化園區
4分 |
智能指揮中心 2分 |
在礦山地面建設智能指揮中心,集成智能化指揮、調度、管控、辦公、培訓、展示等功能,實現對露天煤礦作業現場各系統的統一協調管控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綜合管理系統 2分 |
建有智能安防、智能倉儲、智能車輛管理、智能門禁閘機管理、智能信息發布及個人移動終端管理系統,實現工業設施保障系統的智能決策和數據共享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綜合管理系統應包括辦公自動化管理、企業ERP等系統,各系統數據實現交互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注:若涉及到兩種及以上的露天開采工藝,則在驗收時應同時驗收,各工藝的算數平均值作為工藝項的最終得分:
L=(L1+…+Ln)÷n………………………………(2)
式中:L——露天煤礦智能化驗收考核得分;L1——第1種生產工藝考核得分;Ln——第n種生產工藝考核得分。
若因生產工藝等原因導致缺少相關指標(如連續式開采工藝可能不涉及智能穿爆),則取該項指標總分值的60%作為該項得分。
三、加分指標
1.無人值守巡檢機器人(2種以上應用場景)實現常態化使用,可酌情增加1分。
2.鉆機無人值守實現常態化使用,可酌情增加1分。
3.礦用自卸卡車實現常態化無人駕駛(5臺以上編組),可酌情增加1分。
第三部分 智能化選煤廠
根據選煤廠實際建設情況對選煤廠的各系統進行逐項打分,各系統考核得分之和為選煤廠總得分。根據智能化選煤廠綜合評分結果,進行智能化選煤廠分級評價。將綜合評分大于60分的選煤廠分為三級:高級智能化選煤廠(綜合評分≥90分)、中級智能化選煤廠(綜合評分為75~90分,不含90分)、初級智能化選煤廠(綜合評分為60~75分,不含75分)。
一、必備指標
1.網絡帶寬應能滿足后續大數據傳輸的需求,主干網傳輸速率不應低于 1000Mbps。
2.建有數據中心,滿足選煤廠數據服務與安全要求。
3.主要生產流程設備實現遠程或集中聯鎖控制,主要生產環節的計質計量和安全監控系統齊全有效,主要選煤工藝參數監控設施齊全準確。
二、評分指標
按照表24進行評分,總分100分,按照實際考察功能進行扣分,各小項分數直到扣完為止。
表24 智能化選煤廠評分指標
序號 |
項目 |
評分項 |
主要評分指標 |
分值 |
評分方法 |
得分 |
1 |
基礎平臺
30分 |
網絡 系統 6分 |
網絡帶寬應能滿足大數據傳輸的需求,主干網傳輸速率不應低于1000Mbps,應通過硬件防火墻接入礦井工業網絡、辦公網(互聯網)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跨配電室、建筑物時應采用光纜傳輸;網線超過100米時應采用光纜傳輸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工業有線網絡在組網時應符合MT/T 1131的相關規定;采用現場總線組網時,應符合MT/T 1130的相關規定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2 |
云平臺 2分 |
具有包含各種數據算法、基礎服務、系統管理等內容的云平臺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3 |
數據 中心 16分
|
生產系統及設備的運行信息和各種生產數據應分系統通過集控系統顯示、現場各類傳感器在線采集以及人工巡檢實時獲取 |
1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消耗信息應分系統在線計量,并傳輸至數據中心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原煤和產品的基礎煤質信息(水分、灰分等)應通過在線分析儀直接獲取,全程無需人工檢測及錄入數據,以保證數據的實時性、可靠性和準確性;暫時還不能直接在線采集的離線化驗數據(如粘結指數、膠質層指數、有害元素等)及工藝研究的實驗數據(如篩分浮沉曲線、可選性曲線等)應錄入選煤數據中心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選煤廠煤質、設備、圖紙、方案、生產、機電、技術、安全、職工教育等主要基礎資料全部實現電子化,設有廠級電子資料存儲查詢終端,資料時間跨度不低于一年;設備的日常維護數據、大中修記錄、設備潤滑記錄、故障記錄及處理方式應錄入選煤數據中心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數據中心應有統一對外接口,所有數據統一數據標準格式。應建立與礦井其他專業系統的數據通訊接口,實現數據共享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在線數據和離線數據在數據庫中分別儲存,在調用的時候,二者的時間維度應同步,在線生產工藝數據應設置實時數據庫和歷史數據庫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工藝數據、化驗結果等結構化數據應保留10年以上,視頻、圖像等數據應保留不少于30天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4 |
專家知識庫 2分 |
建立以各種選煤算法、曲線繪制方法、分析與評價方法、機電管理、生產管理與過程控制的專家經驗等為主的專家知識庫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5 |
系統 安全 2分 |
系統安全符合GB/T 36323要求,滿足等保二級要求 |
2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6 |
交互平臺建設 2分 |
能夠分別在看板、PC端、移動端實現數據展示、交互,應設置三維可視化系統,多維度、多方式集中展示各個系統的數據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7 |
基礎自動化
42分 |
設備及儀表監測與保護 13分 |
設備保護應符合AQ 1010要求,配備齊全,關鍵設備及儀表檢測與保護建設應實現電機、減速機等設備及儀器的電流檢測、溫度檢測、振動檢測、故障預警及信息共享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膠帶輸送機均按規程配置齊全的保護裝置,各類信息接入集控信息系統 |
2 |
|
||||
刮板機應設置過載預警、異物識別、斷鏈和拉偏等故障檢測 |
2 |
|
||||
關鍵脫水脫介設備應設置篩下水、離心液堵塞檢測 |
2 |
|
||||
關鍵篩分設備應配置溫度、振動傳感器 |
2 |
|
||||
泵類設備功率≥200kW,軸承體應配置溫度和振動傳感器;對于特別重要或特殊用途的可按需配置溫度、振動傳感器。應按需配置機械密封冷卻水監測裝置 |
2 |
|
||||
8 |
工藝生產環節自動化 26分 |
主要生產環節實現自動化控制與檢測,對關鍵設備和關鍵環節實現監控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2分 |
|
|
應實現各種流程的啟停操作,動態顯示各系統機械設備運行狀態、工藝、參數、數質量、倉位、保護信號、閥門/閘板的位置信息;對主要參數自動調節、自動形成各主要參數的變化趨勢和歷史曲線,對各工藝參數進行制表、打印,對各種報警自動記錄 |
5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視頻監控系統:選煤廠重要設備及場所應安裝數字網絡攝像機,防爆場所安裝的攝像機應滿足防爆要求。工業視頻監控主干傳輸介質應采用光纖,編碼、儲存、解碼全部采用網絡化設備,可實現對攝像頭的遠程訪問??梢酝ㄟ^移動終端進行視頻查看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人員定位系統:選煤廠設置人員精準定位系統,關鍵危險區域設置電子柵欄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設備狀態在線檢測系統:重要及關鍵設備應具備在線溫振狀態檢測功能,信息在線傳輸至設備管理系統,并與集中控制系統聯動 |
4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配電監控系統:高低壓配電室應實現無人值守,應設置溫度、濕度、煙霧監測和控制,配電室應安裝門禁系統,對進入人員進行嚴格管理。新建配電室可實現斷路器的分合閘遠程和就地操作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在線測灰分析系統或全自動采制化系統:選煤廠入洗原煤應設在線測灰系統,精煤產品應設在線測灰系統或全自動采制化系統,實現原煤及精煤產品的灰分指標在線無人化、準確檢測,水分、發熱量、硫分等離線數據均傳輸至數據中心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產量計量系統:應根據現場條件合理設置原煤與產品皮帶秤。皮帶秤、動態(靜態)稱量軌道衡、定量裝車倉及汽車衡,應能實時傳輸數據至生產監控系統。能源計量中的生產用水量、用電量、用風量、用藥(油)量、用介量等消耗量自動(或離線)計量,并傳輸至數據中心;環境安全監測應根據現場情況將檢測信息傳輸至數據中心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0.5分 |
|
|||
9 |
輔助環節自動化 3分 |
需要調節的泵類的前后閥門應與泵實現聯動控制,根據需要進行調節;掃地泵實現液位自動控制 |
1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照明應當根據現場情況、季節變化、崗位布置、工作時間安排等因素實現自動控制 |
1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應設置工業衛生自動沖洗、通風、除塵等系統 |
1 |
現場查驗,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10 |
智能控制
20分 |
生產過程智能控制 10分 |
智能分選:能自主分析加工對象的性質,建立生產組織模型;采用大數據分析方法進行數據建模,利用機器學習算法自主分析、預測工藝參數;重介分選工藝:通過多種控制方法,自主調節操作參數,實現各工藝環節智能控制;水介分選、干選和浮選工藝:實現自動/遠程控制;通過對典型選煤工藝的智能控制,實現精準分選,穩定產品質量,提高精煤產率,增加經濟效益;根據產品和工藝要求,按照最大產率原則與最大經濟效益原則,指導調節各工藝環節生產參數;采用脫粉工藝的選煤廠,應設置脫粉量在線調整機構,建立脫粉量、分選密度的關系模型 |
6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智能濃縮:能夠根據需要對入料和底流濃度、流量、藥劑添加量、溢流水濁度、澄清水高度等工藝參數進行檢測分析,自主預測藥劑添加量,實時調節加藥量及加藥比例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智能壓濾:對壓濾上下游信息進行分析,實現壓濾機自動入料、智能排隊卸料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11 |
輔助環節智能控制 4分 |
智能倉儲與配煤:應實現煤質、煤量、倉位等信息的自動檢測與實時顯示,根據基礎煤質信息(水分、灰分、發熱量、硫分等)調整配煤比例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智能裝車:汽車裝運系統具備車輛位置、車廂內物料高度等信息的自動感知與建模功能,實時計算車輛邊緣位置與物料裝載狀態,自動提示司機配合完成裝運?;疖囇b運系統能夠自動識別車廂的編號、位置等,并實時監測撒料等異常情況,實現火車自動稱重、引導等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12 |
生產保障智能化 6分 |
智能集控:全生產流程設備應實現遠程操控、一鍵啟停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智能視頻:具有重要生產區域入侵、越界報警功能;當出現設備故障或安全監測出異常時,數字大屏幕畫面自動切換到故障設備或出現安全異常的畫面,并報警提醒或聯鎖停車,實現視頻聯動功能;具有利用視頻圖形識別技術,實時監測關鍵部位異常狀態功能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智能停送電:可以利用終端設備進行停送電申請、審批功能;對經過審批的停送電流程,通過控制系統和電操裝置實現遠程/就地分合閘,可輔助人工操作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13 |
智能管理決策
8分 |
智能 管理 3分 |
能夠實現生產、機電、技術、節能、協同等管理功能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14 |
3D可視化系統 2分 |
以三維立體的形式顯示選煤廠內的場景結構、設備布局,并設置完善的視頻感知、安全監測系統,對入選原煤雜物、人員不安全行為、設備運行危險狀態等進行監測,并實現智能預測、預警 |
2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
15 |
智能 決策 3分 |
能夠進行生產情況分析、工藝效果評價、生產指標預測、產品結構優化、經濟效益預測、設備健康評價、設備運行分析及不同管理層面的統計分析 |
3 |
現場查驗,每項不符合要求扣1分 |
|
注:選煤廠評分項目內容中若生產工藝缺項時,則按缺項指標分值的60%得分。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 2022年1月6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