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能源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工作的重要論述、講話、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以“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總方針,以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為總抓手,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多措并舉、綜合施策、統籌推進,在提高能源供給體系質量效益、構建清潔低碳用能模式、推進能源科技創新、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擴大能源對外合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我省已初步形成以煤、電為龍頭,風、光、氣、氫、新等齊頭并進的安全綠色多元能源供給體系,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作出了重大貢獻。
去年,面對能源進口大幅減少、國內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的嚴峻形勢,全省能源系統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決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政治責任,全年煤炭產量達到11.9億噸,超過6.5億噸銷往其他省份,有力支援了全國的經濟建設,特別是在去年第四季度,全省能源系統在省內煤炭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克服困難、加大生產,保障16個兄弟省份電煤需求,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保供任務,為全國能源保供穩價發揮了重要作用,彰顯了山西的責任擔當。
今年以來,面對更加嚴峻復雜的能源安全形勢,全省能源系統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堅持把保障能源安全、做好煤炭增產增供作為重中之重,立足實際、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煤炭產量和發電量繼續穩步增長、非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步伐加快、新能源項目建設推進有力,能源工作取得“開門紅”,為完成好能源安全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一是加快提高煤炭產量。認真落實國家發改委增產增供專題會議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挖增產潛力、增加有效供應,全省原煤產量穩定增長,煤炭挖潛、擴能、增供工作成效明顯。
二是有序提升煤炭產能。立足舊有資源,推進生產煤礦產能核增工作,共完成48座生產煤礦產能核增,凈增產能2600萬噸/年,完成全年計劃的65%;緊盯規劃資源,加快在建煤礦項目建設,對在建煤礦及時通過竣工驗收,對符合條件的煤礦盡快進入聯合試運轉,釋放優質產能;布局潛在資源,加快推動我省煤炭產能接續,確保煤炭生產長期穩定。
三是全力保障電力供應。提前謀劃、完善預案,組織制定了全年有序用電方案和迎峰度夏保供方案;按照電煤庫存不低于15天的標準,持續加強電廠存煤動態監測,全面做好電煤調度工作,有效避免了缺煤停機情況的發生,確保電力供應安全穩定。
四是切實穩定電煤價格。在做好煤電增產保供的同時,著力抓好電煤價格監管,認真貫徹執行電煤價格政策,同時,充分發揮煤電中長期合同在保供穩價中的重要作用,在煤電中長期合同簽約率達到100%的基礎上,持續做好中長期合同履約情況的動態監測和管理工作,確保電煤價格穩定在合理區間內。
五是加快非常規天然氣提升上產。完善工作機制,制定印發了《山西省非常規天然氣提升上產2022年工作計劃》,明確各市、各企業年度目標任務;督促企業嚴格履行建設項目備案投資承諾,確保非常規天然氣開發投入力度,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實現較快增長。
六是統籌推進能源綠色轉型發展。在深度挖掘傳統能源潛能的同時,不斷加大新能源建設力度,持續為能源綠色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大同新榮、朔州平右兩個新能源匯集站工程正在加緊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前可順利投產,全省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增強。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在復雜嚴峻的能源安全形勢面前,全省能源系統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的諄諄教誨和深切囑托,當好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壓艙石”,守牢全省高質量發展的能源安全底線,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攻堅克難、再接再厲,緊盯全年能源工作關鍵指標和重點任務,強化能源政策落實,統籌推進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同步發展、同步提升,奮力書寫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能源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姚少峰
來源:山西省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