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全國礦業學科數字信息化產教聯盟成立大會暨數字信息化教學平臺發布會在重慶舉行。會上宣布全國礦業學科數字信息化產教聯盟在渝成立,并發布礦業學科數字信息化教學平臺。
全國礦業學科數字信息化產教聯盟由重慶大學資源與安全學院、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礦山開采與安全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發起成立。
該聯盟將以礦業工程學科教學發展與企業需求為導向,結合國家“互聯網+”、大數據、新一代人工智能等發展需求,推進全國礦業學科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與產教協同創新,加強各高校及相關企業礦業工程學科發展的聯合協作,實現礦業工程學科教育教學方法與成果互享,為推進礦山智慧化與數字化的深度融合、加快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平臺支撐。
“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推動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變革了傳統教育理念、模式與方法,支撐和引領了教育創新發展?!睋貞c大學資源與安全學院黨委書記陳大勇介紹,重慶大學發起成立全國礦業學科數字信息化產教聯盟,將實現人才培養方法及科教資源共享、協調發展、共同提高,共同引領礦業、能源和環境等領域的創新教育、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
當天,8位專家就礦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課程規劃和反饋的信息化、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等內容作主題報告,來自西南科技大學的王彬教授分享了《根植“兩山論”,面向西部多元協同培養地礦環境類跨專業復合型人才》的報告。
此外,會上還發布了礦業學科數字信息化教學平臺。該平臺由重慶大學礦山開采與安全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在重慶拜安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開發。在采礦、安全技術等專業的教學活動中應用虛擬教學實驗,可彌補實驗室實體實驗和現場實習的不足,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也為采礦與安全工程專業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的進一步建設和完善打下基礎。
來源:綠色礦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