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股市山西軍團里的山西焦化大出風頭。頭戴ST帽的山西焦化上半年繼續交出虧損0.44元的成績單,但公司股票在一周內大幅拉升,在周四略微下挫后,周五再度收于漲停。本月7日,公司高層換血,市場同時猜測,為了避免退市,山西焦煤可能以低價供應的方式施以援手,故而股價提前興奮。當然,已經有人士站出來提醒,即便猜測成真,“只是救急,但救不了貧”。
作為山西焦化業的領軍企業,山西焦化的艱難歲月是整個行業的縮影。
從金融危機以來,全行業一直未能恢復元氣。事實上,政府和業界公認,根治“產業病”是山西焦化業的希望所系。山西焦炭產量和外調量居全國首位,在行業協會的運作下成功奪得話語權,打造出焦炭的“山西價格”。但是焦炭“產業病”一直纏身,如產能過剩,產業集中度低,產業技術水平低,產業布局不合理,尤其是小焦炭廠環保方面的不良記錄屢為輿論詬病。
在國家公布的2010年焦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中,山西有32家企業“不幸”上榜,需在本月底前淘汰落后產能767萬噸。同樣是7日,省經信委透露,對列入關停淘汰名單的企業將在9月30日實施強制關停。而根據《山西省焦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到2015年,將淘汰落后焦化產能6000萬噸,屆時全省只保留60家焦化企業。
可以想見,為行業科學發展計,強制關停的一幕會頻頻再現,同時行業并購的大戲也將接連上演,目前已經有一些中小焦廠插上草標尋找下家。此前市場傳出的整合版本里,山西焦炭集團都是主角之一。上周,山西焦炭集團首次躋身2010年中國企業500強,是國內焦化行業唯一入圍的企業,可謂為行業掙了回面子。不過,集團去年營業收入雖然達到129.5億元,但利潤只有1.66億元,聚光燈下甘苦自知。那么誰最有實力做并購的買家?“同行”,也就是其他獨立焦化企業們都自身難保,難以寄望,被“煤炭大佬”或鋼鐵巨頭納入麾下應該是理想的選擇?,F在焦炭市道不好,正是它們出手的時候。
稍遠一點的話題是,煤焦老板們從焦化業抽身后再操何業?同樣立足于“資源優勢”——三晉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旅游產業應該是不錯的“新大陸”。上周,作為太原市民的狂歡節,太原晉商文化藝術周在熱熱鬧鬧中謝幕。事實上,現在從年頭到年尾,從雁北到晉南,各類主題的文化節此起彼伏,其中最負盛名的平遙國際攝影節本周將揭開蓋頭。從挖煤到挖文化,文化旅游產業作為省委、省政府主推的新支柱產業,正成為新晉商新的興奮點。從“煤山”下來改上“綿山”,閻吉英式的故事一再上演,為業界津津樂道。
在今年的中國500強里,山西11家企業入選。毫無懸念,基本是煤炭巨頭。如果未來某天能有來自山西文化旅游產業的“新貴”上榜,那將是山西轉型跨越發展的標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