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采石場,高陡邊坡綠植成片,整座礦山被翠綠環抱,如同山體公園;
平坦的礦區空地,被光伏板覆蓋,像披上了一層鎧甲,實現礦山生產用電全部使用太陽能發電;
礦區道路上,純電動專用運輸車來回忙碌著,實現了綠色運輸、環保節能……
綠色礦山是現代礦業建設的方向。近日,記者走進濟南市平陰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簡稱平陰山水)和山東魯碧礦業有限公司小上峪石灰巖礦,綠色、低碳、智慧采礦,顛覆了水泥用灰巖礦山植被少、粉塵多、噪聲大的傳統印象,實現了生態和社會效益的共贏。截至目前,濟南市已有28家礦山完成綠色礦山建設并納入綠色礦山名錄,為礦業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建設對水泥的需求越來越大。濟南市山體資源豐富,對水泥用灰巖礦山的開采曾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但由于長期開采,對礦山區域內地形地貌、生態環境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既要經濟效益,又要碧水藍天,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在當今才能更好地順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綠色礦山不只是一個資源開采的場所,更是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地方。在平陰山水礦區,礦山道路兩側種植了不同種類的苗木,而早期露天采礦所遺留的破壞山體、地形地貌景觀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平陰山水石灰巖礦山礦長李強表示,通過礦山生產與生態治理有機結合,綠化總面積10萬余平方米,使山體恢復了動植物共存的生態環境,消除了地質災害隱患,真正達到了生態修復的效果。
綠色礦山不只有“綠”,更是低碳礦山。小上峪石灰巖礦在節能減排和科技創新上持續發力,將綠色發展與清潔能源相結合,利用礦區閑置土地投資1300萬元建設了3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實現礦山生產用電全部使用太陽能發電,年發電量350萬度,每年減排二氧化碳2725.9噸。平陰山水新購進18輛純電動礦山專用運輸車輛,摒棄了高能耗、高排放、高損耗的傳統礦車,每年節省柴油459噸,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1117.41噸。
智能化讓綠色礦山更加“智慧”,實現科技采礦、科技興礦。據平陰山水水泥石灰巖礦采礦主管孫永國介紹,公司在綠色礦山基礎上繼續加大投入實施數字化升級,創建了數字化礦山監控平臺,包括三維可視化、邊坡安全監測、卡車智能調度以及石灰石品位在線監測等系統,對礦山生產全流程實現了數字化生產管理。小上峪石灰巖礦則結合該公司無人值守地磅技術,將生產過程中的數據全部上傳至平臺進行分析計算,自動生成各品種產品的開采產量、儲量、庫存報表,實現了礦山生產可視化、礦山管理自動化。
在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中,濟南市堅持守正創新,引導企業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提高產品附加值、拉長資源產業鏈上下功夫,一批現代采礦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或獲得推廣,平陰山水入選國內領先的數字化智能化礦山,綠色礦山建設始終走在全省前列。
根據《濟南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按照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分級分類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新、改擴建礦山嚴格按照綠色礦山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建設、運營,投產一年內須完成綠色礦山建設。符合綠色礦山建設條件,尚未完成綠色礦山建設的,制定綠色礦山年度建設計劃,倒排工期,加快綠色礦山建設進程,不具備綠色礦山建設條件的,逐步關閉退出。對已入庫礦山進行優化提升,切實提高我市綠色礦山建設的質量和效益。
來源: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