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村、司馬、郭莊三個充填站單周充填10013立方米,累計充填約36.3萬立方米?!?/span>4月15日,在潞安工程公司礦井充填分公司會議室,工程辦主任陳鵬飛正在匯報三個充填站當前情況。自2021年4月份開始,在三年的時間里,潞安工程公司通過深入調研、認真論證,在生產運行中不斷總結經驗、相互取長補短,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從工藝設計、建設施工到充填運行的成熟充填開采生產工藝和膏體配比方案,開發出了高濃度低碳充填材料配方,研發出了新型緩凝充填劑,并總結出泵送“滿管流”技術,有效提升綠色充填開采技術水平。
“目前,三個站的充填泵送能力均實現了80%以上流量穩定充填,單次充填量突破1768立方米,刷新了條帶式膏體充填工藝單次充填記錄。編寫的《條帶式膏體充填開采工藝》工法正在申請省級工法評審?!钡V井充填分公司副經理翟亮向記者介紹說。
2023年,常村、司馬、郭莊三個充填站在保證充填體強度和接頂率的前提下,累計完成膏體充填30.4萬m3,置換煤炭資源42萬噸,累計消耗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廢50萬噸,降低排矸費用約1250余萬元。在此基礎上,今年以來潞安工程公司組織有關人員赴榆林市常樂堡煤礦、東風煤礦、內蒙古丁家渠煤礦、晉能控股趙莊煤礦等單位就井下條帶封堵方式、通風方式和掘進銜接等關鍵技術進行對標交流,學習了條帶快速掘進工藝、條帶封堵細部工藝和漿體矸石充填技術等充填開采方式,為“潞安充填”下一步發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同時,潞安工程公司繼續鞏固三個充填站生產運營,持續完善和優化充填開采工藝,擴大生產效益,并進一步總結建設和運營充填站的經驗。一方面加大與國內同行業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充填設備及配套廠家等緊密聯系,積極參與對充填開采技術規范和標準的制定,加強對固廢材料和設備性能的研究,開發長壁充填等多種充填開采技術;一方面拓寬多種合作方式,實現強強聯手,共同致力于探索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充填開采新技術與新業務。
目前,在技術應用成果上,通過模擬研究和實際應用分析,對地面管路布置改造減少了堵管現象;井下采用“S”彎布管增阻技術減少了對立孔管路的磨損,提高了使用年限;應用井下反條帶充填技術解決了不規則條帶和條帶低側布管充填接頂問題,通過高效緩凝外加劑的研發應用有效提升了膏體和易狀態保持的時長,降低水泥、粉煤灰的使用摻量,有效降低充填原材料成本等。在創新研發方面,創建創新工作室、組建科研團隊,研發全固廢低碳充填材料、成品矸石制備技術等新技術、新工藝,涌現出一系列充填科研應用成果。其中,發表了《礦井膏體充填泵送工藝的設計與研究》省級期刊論文;完成了《礦井充填膏體高效緩凝劑的研發》和《基于“滿管流”輸送技術的膏體性能控制研究》兩個科研項目;獲得設備改造專利1項,上報實用新型專利2項;系統設備小改小革累計30余項,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
潞安工程公司在充填開采領域不斷探索和發展,堅持創新驅動,向“新”而行,聚焦煤炭主業,推動綠色智能開采,積極探索充填開采,蹚出了一條“條帶式膏體充填開采”之路。
來源:潞安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