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智慧化選煤廠過程中,我們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的因素干預,實現了‘2+2+2’的單班生產組織模式。目前,年入洗能力300萬噸的選煤廠,僅需65人就能安全高效運行……”6月10日,筆者走進今年正式投產的山能西北礦業五舉煤業選煤廠采訪,分管選煤廠的該公司煤炭發運中心主任鄧亞明介紹了選煤廠建設及當前運行情況。
“機器溫度正常、設備遠程啟停率100%,可以正常啟動……”在選煤廠智控中心工作人員訾文超接班后,通過大屏幕查看了設備運行參數,進行安全確認后,手指輕輕一點,洗選設備有序運轉起來。
今年是五舉煤業正式轉入生產礦井首年,他們聚焦建設高效智能選煤廠這一目標,圍繞“工藝分選、設備健康、安全防控”三條主線,突破各系統數據壁壘,大力建造集數據采集、處理、分析、決策為一體的“智能洗選綜合管控平臺”,實現了多源異構數據互通共享、融合應用、智能分析決策。
該公司大力開展智能化建設,他們結合公司煤質洗選工作實際,不斷優化順逆煤流起停車控制,將生產系統的設備按工藝性質劃分為若干個功能模塊,分別布置安裝了7個PLC分站。將設備開停、環境監測、儀器儀表信號接入集控,實現選煤廠設備遠程集控、一鍵啟停,減少了職工勞動強度,也降低了設備空轉時間及易損件消耗。
“智能化遠程控制建設完成后,相比傳統一鍵啟停車方式,智能啟車時間由20分鐘減少至7分鐘以內,按每天啟車1次計算,全年可為選煤廠節約啟車電費支出16.1萬元?!边x煤廠廠長周建方高興地說。
該公司本著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抓好關鍵的原則,以穩定洗選產品質量和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為遵循,對重介分選實施全過程閉環智能控制。針對原煤生產情況多變的實際,他們通過智能調控運輸機、給煤機等運行頻率,最大限度穩定原煤入洗量,以此確保分選系統高效運行。
同時,他們通過智能控制并自動調節重介懸浮液密度,以及自動加介質系統的無人值守,實現了重介分選全流程無人干預。目前,該礦80毫米以下原煤實現全部入洗,在不脫泥的情況下重介分選密度波動小于每克0.01立方厘米,此技術達到了國內行業領先水平。
“按每天手動補加介質2次計算,平均每次制備合格濃介液及補介用時1.5小時,每年可節約人工123個,減少人工成本支出3.69萬元……”該公司選煤廠生產副廠長耿超計算著智能化建設給公司節本降耗帶來的“經濟效益”。
“智慧化選煤廠建設永遠在路上,我們將按照山東能源集團工作部署,繼續探索嘗試智能化技術研究及應用,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持續挖掘智能化建設所產生的潛能,促進企業安全生產、高效生產,并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痹摴緳C電副總經理李明杰說。
來源:西北礦業五舉煤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