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人民網刊發《“雙輪驅動” 華陽股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的文章,關注在“雙碳”目標下,華陽股份延伸煤、超越煤,集中優勢力量,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探路破局,聚焦鈉離子電池、光伏、PBAT、白絨等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推進產業集聚成勢,搶占新一代電化學儲能行業“黃金賽道”,積極從“高碳”向“低碳”再向“零碳”轉型。
人民網 全文如下:
“雙輪驅動” 華陽股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一個個熱火朝天的煤炭生產場景,正釋放活力、激發潛力,挺起能源經濟的不屈之脊;一個個落地生根的戰新產業項目,正儲備潛能、積蓄后勁,振動高質量發展的騰飛之翼。
勇擔轉型蹚新路使命,華陽股份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堅定實施“雙輪驅動”戰略,做強做大傳統煤炭產業,做精做優新能源新材料產業。
煤炭是華陽股份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堅持立足煤、做強煤,該公司全面提升產業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走出了以新質生產力推動能源企業安全綠色高效發展的新篇章。
每月1場“三違”幫教親情助安、2200余臺井下視頻監控動態監管精準治安、6座智能化煤礦126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科技興安等一個個安全管理舉措,正推動形成具有特色的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成立高產高效、單進水平提升、切頂卸壓、高效拆安、千米鉆機應用、機電設備管理、地質構造探測、選煤技改項目八個工作專班;千米鉆機氣動鉆進單孔深度、碎軟煤層定向鉆進套銑打撈深度均打破全國紀錄;13項拆安工程達到“30天內拆或安”創優標準,完成地質鉆孔938個、鉆探進尺44240米……與此同時,做好能源供應保障,發揮煤炭主體能源作用,穩定生產生活運行動脈,將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老牌煤企,煤炭固然重要,但要著眼長遠,轉型是必然選擇。轉型“轉”什么、怎樣“轉”?
在“雙碳”目標下,華陽股份延伸煤、超越煤,集中優勢力量,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探路破局,聚焦鈉離子電池、光伏、PBAT、白絨等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推進產業集聚成勢,搶占新一代電化學儲能行業“黃金賽道”,積極從“高碳”向“低碳”再向“零碳”轉型。
鈉電產業是華陽股份向“新”而行的重要實踐。從全球首批量產1GWh鈉離子電芯生產線投運,到鈉電產品通過全國首批測評,從全球首批鈉離子電池電動二輪車發布,到與科達新能源合作批量交付電動二輪車鈉離子電池組,一次次產業推進,讓華陽轉型光彩愈加奪目。電動二輪車、太陽能路燈、LED強光手電、工商業儲能柜……集團逐步拓寬鈉離子電池生產生活應用場景,打通了鈉離子電池“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全產業鏈,華陽躋身全國鈉離子產業第一梯隊。
從“試點”走向“示范”,由“示范”邁向振興,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感召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正助推著華陽股份轉型突破、換道領跑,循新而行、創新求進。
來源:人民網